現在登錄網址:太極心悟  --  「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
太極拳教室 太極拳體悟 太極拳與養生 養生要言 中醫/黃帝內經/太極拳 八段錦 站樁/養生樁 口口親授 手手相傳 心得分享

無論何時練太極,永遠不會早,永遠不會晚。
在這塵世繁華中,優哉遊哉靜習太極頗為不易。
這份「滴水穿石」的功夫,非毅力堅韌者所不能下;這等「剛柔並濟,陰陽互補」之原理,非心境超凡者不能悟。

然而,一旦入了門道,就能通曉其練太極的樂趣,逐漸癡迷於這種身心愉悅之境,一切水到渠成,目遇之為壯觀的高山流水,靜聽之則幽靜的空谷傳響,心曠神怡。

每日清晨,於斜射的淡金色晨曦間練完一次太極,恬淡而從容,寧靜而鬆柔,心平氣和,一切豁然開朗。

有時,路過一二友人,問我:這麼年輕就開始練習太極拳了?
我動作稍稍放緩,但呼吸吐納依舊,微笑回答:練太極是無關年齡的,永遠不會早,也永遠不會晚。

是啊,太極文化博大精深,延綿不止,陰陽之理貫穿生命之每個瞬間、宇宙之任何角落,窮盡人之一生尚且難以究其全貌,怎麼能以年歲來限制對太極之學的追求呢?

無論年歲,習太極者,習之必有得。

太極之於年少者
練習太極後,對年少者,改變最大的,就是氣質。也就是所謂「精、氣、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圓融一體。太極,雖不具有主動攻擊性,但是它後發制人的招式中,則有一種能讓旁人時刻感受到的強大氣場,也就是常言說的「君子之氣也」。

擺出太極之勢,暗自研習,精誠所至,必有所得。在習拳時,須將萬般雜念放下。越是將個人心中種種躁動擺開,就越是能與自然相融相通。正如把一個車輪離地,架空起來,車輪懸空時是最靈活的,只需輕輕地一撥,即能運轉自如,輕快而無滯。這個懸於空中靈動的車輪,如同習太極者的心境:倘若能摒棄外界雜念,便可悟得太極之道、陰陽之理。唯有空靈靜謐的心,精思反察於內,默然自省,靜思一拳一式的太極之道,方可悟到這個原理。

太極之於年長者
每次練太極之後,通體舒暢,鍛煉筋骨,愈發柔韌,要是有隱痛的部位,也可以由麻木而漸知酸痛,漸漸恢復正常。有的拳友起初練得腰酸背痛,其實,這也是好現象的開始,三五天就恢復自然,萎縮的筋脈也拉長,每拉長一分,即有年輕一歲左右的妙用。

體內氣質的變化,讓身體更加柔順,皮膚更加細嫩。大小病痛也逐漸消失,整個人活力倍發。思考拳理,感悟拳意,久而久之,渾身便揮灑汗水,舒展自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踰矩了。

這便是年長者常練太極的妙處啊。
古印度人說,人應該把中年以後的歲月全部用來自覺和思索,以便找尋自我最深處的芳香。

總之,做任何學問都一樣的。切莫好高騖遠,切莫空談高深理論。應當修身養性,由內向外滲透出的氣定神閑,泰山崩於前而安然自若。學太極拳更是這樣,最要緊的是當下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細心吐納、每一次身心爽朗的感覺。

在每日的淡金色晨曦中,心、意、神集中於一點,品味太極的一招一式,讓一切都沉靜下來,長年累月,心靜體鬆,六感敏銳,我們終能舞出一套超凡脫俗的太極,暢享舒適自在的人生。

習太極者,大可不必介懷於年齡,少年練習太極則可克制血氣方剛、日漸沉穩;中年習拳可磨鍊筋骨、柔韌身形;年長者研習更可修身養性、參透自然與人生之理!

人生彈指,白駒過隙。且不論浮沉坎坷,也不計較陰晴圓缺。只因有太極常伴左右,無論何時,無論是喜是悲,是幼是長,都能心靜如水,永葆年輕。
這,也許才是我們練太極的原因。與諸位拳友共勉。
選自https://pttnews.cc/567a47358e



太極拳起勢中的養生奧秘
無論是哪個流派的太極拳,其起勢都是大體相同。太極拳講究練養合一,其中蘊含著深厚的養生學內涵。一般來說,太極拳起勢一定是“左腳向左邁開半步,點起點落,輕起輕落,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微微內扣”,這屬於身法上的基本要求。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要求,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首先,是“左腳向左邁開半步”,為什麼是左腳左腳邁開,而不是右腳向右邁開呢?其實不光是太極拳的起勢,幾乎所有的武術流派的起手式,往往都是左腳先邁,而非右腳先邁的。這中間的奧妙恐怕要用中醫學理論才能解釋,中醫認為:左肝右肺,左邊是肝氣,右邊是肺氣。左邊為肝,肝主血;右邊為肺,肺主氣,邁開左腳,就是先開血脈,再邁右腳,是通氣機。因為血的運行速度比氣的運行要慢,先開血脈,再通氣機,才能血氣均衡。如果先開右腳,右邊主氣,氣的運行速度比血快,練功的時候血就很難跟上。

多說兩句,中醫學講的左肝右肺,與西醫的解剖學不合,並非中醫不知肺在上,肝在右,而是中醫學的表達重點強調的是五臟之氣的運動屬性,而非實體臟器。即肝雖在右,但主血為陰,其氣向左(陰氣左行,當升);肺雖在上,但主氣為陽,其氣向右(陽氣右行,當降)。

那為什麼要“兩腳與肩同寬,兩腳尖內扣”呢?從技擊的角度,兩腳與肩寬,就可以進退自如;腳尖內扣,才能力從地起,落地生根。從養生的角度上,與肩同寬才能打開人體大腿內側的三條陰經,即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兩腳尖微微內扣”,大腿外側的三條陽經即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也隨之開啟。

作為內家拳,太極拳蘊藏了深厚的養生學內涵,一個起勢的步法,就打開了人身的血氣,使六大經脈得以開通,為下一步的手、眼、身、法、步的鍛煉做好了準備。
* 來源 : taijiyangsheng.com.cn * 作者 : admin * 發表時間 : 2015-07-15 *


太極拳雲手養生法 — 防治呼吸疾病的醫療體操
感冒、氣管炎、肺氣腫是多發病、常見病。慢性氣管炎多因經常患傷風感冒,或長期吸人有刺激性的氣體,或大量吸煙等原因引起,其主要症狀是長期反復咳嗽,痰多,冬天加劇,久病嚴重者可發展為肺氣腫。患肺氣腫除了上述症狀加重外,還有胸悶、氣短等症狀,呼吸機能減弱,身體機能下降。

在祖國醫學經絡學說和大量針刺醫療實踐的啟示下,根據“經絡所過,主治所及,臟腑所屬,主治所為”,也就是“循經取穴”的治療原則,我們釆用“循經取動”、“以動代針”的方法,對24式太極拳24個養生動作從中醫經絡學角度進行大量的研究分析,發現太極拳雲手養生法對防治呼吸系統疾病有輔助作用。

據對感冒、氣管炎、肺氣腫患者的鍛煉觀察,證明療效較好,10例感冒患者有7例不服用任何藥物,僅做“太極拳雲手養生法”(早晚各2遍,每次5in),功後按摩大椎穴、定喘穴5~8min,配合太極循經拍打法1min,3-5d皆愈,3例配合藥物4d皆愈。10例氣管炎患者用同樣方法治療3個月,均未服藥,1例肺活量的平均值由2443ml提高到3450m;l其中3例基本痊愈,207年全年未患感冒,咳嗽消除;4例咳嗽明顯減輕,過去平臥即咳,現能平臥休息;2例雖仍咳嗽,但感冒次數由全年患多次減少到1次。2例肺氣腫患者,練功6個月,肺活量l例由1000ml提高到1400ml,1例由1200ml提高到2000ml,氣喘明顯好轉,呼吸機能顯著提高。

太極拳雲手養生法”防治呼吸系統疾病的原因,首先與大椎穴、定喘穴有關。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與第1胸椎的棘突間,定喘穴在大椎穴的兩側,又名治喘穴。第7頸椎隨着頭的轉動而轉動,這樣大椎、定喘2穴就在頭頸的反復轉動中受到牽扯伸拉,頭頸轉動的幅度越大,刺激的強度就越大。

《新針療法》一書中指出,刺激大椎、定喘穴有如下療效,①退熱止瘧:感冒、發燒、瘧疾;②宣肺平喘:治療咳嗽、氣管炎、哮喘;③益氣通陽:預防感冒,一般虛弱、白血球減少、脊椎痛等,這是“太極拳雲手養生法”能夠防治呼吸系統疾病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太極拳雲手養生法”以手三陰、手三陽經脈帶動周身經脈的運行,以腰胯的動作帶動頭和上肢的運動,以神為帥,化意帶氣行。從中醫養生治病理論來看,通過刺激手太陰肺經的中府穴、列缺穴,達到調理經絡、益肺平喘的作用。

中府穴位於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機理:以水溼氣態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統向體表系統輸送高溫能量、體液及各種營養物質;通過向外輸送物質能量的形式來調節改變三焦腑系統和體表系統的溫、壓狀況。

列缺穴在前臂撓側緣,撓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肪撓肌與拇長展肌鍵之間。列缺穴有如人體上的水利樞紐,左右肺經、大腸經、任脈,就如肺經經水輸供的不同對象,經水分配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各經所管轄區域的陰陽虛實,從而調理不同部位的各種病變。 因此,“太極拳雲手養生法”有暢通人體十二經脈的作用。

“太極拳雲手養生法”練習方法。
第一式:起勢 預備姿勢:身體自然直立,兩腳并攏,頭頸正直,下領內收,胸腹放鬆,兩臂自然下垂,兩手輕貼大腿 外側;舌頂上愕,精神集中。

動作:
①身體自然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放在大腿外側;眼向前平看。

②兩臂慢慢向前平舉,兩手高與肩平,與肩同寬,手心向下。 吸氣:兩臂慢向前平舉,兩手高與肩平,與肩同寬,手心向下。用意念指揮兩掌隨着吸氣徐徐直臂上提,同時收小腹,提肛。

意念:氣從雙腳—膝—下丹田—中丹田(擅中穴)。意識想象掌、指如抽絲,提氣。兩掌提至與肩同高,掌心向下,體驗氣感。隨呼氣兩掌在體前徐徐下按,同時屈膝下蹲,鬆小腹,鬆肛門。

意念:①氣沿任脈(胸—腹中線)往下直至下丹田(氣海穴)。②氣由中丹田—肩—肘—腕—手掌(勞宮穴)。

第二式:雲手
①身體重心移至左腿上,身體漸向左轉,左手經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右手手 心斜向下經腹前向左側運轉。眼看左手。

②上下交換手,上體慢慢右轉,身體重心隨之逐漸右移;右手由臉前向右側運轉,手心漸漸向右方;左手由左下經腹前向右划弧,手心斜向後。

③上下交換手,上體再向左轉,身體重心隨之逐漸左移;左手由臉前向右側運轉,手心漸漸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經腹前向左划弧,手心斜向後。

要求:重復練習多遍。
①吸氣:重心移向左腿,腰左轉,左掌旋轉向上提起,提至指尖斜朝上,手心對鼻尖。右手放鬆落下,腰左轉不停,雙手隨動,同時收小腹提肛門。意念:氣從腳—膝—下丹田—中丹田(擅中穴)。

②呼氣:意在右腕放鬆上提,左手下落(換手)成右上左下。意在右手上提,勁點在腕骨,同時鬆小腹和肛門。

③意念:氣從中丹田—肩—肘—腕—指尖(十宣穴),中氣氣沉丹田。 第三式:收勢 兩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兩臂慢慢下落,停於身體兩側。眼看前方。

練習“太極拳雲手養生法”注意事項:
①愉快的情緒有利於消除有害的神經緊張;還可以使肌肉放鬆,肺部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利於睡眠。

②要意動形隨,內外合一。“意”應 理解為心意、意識、思想,就是說練功時要用意識引導動作,動從靜開始,又在動中求得安靜,這種內外相合、表裡相濟的方法有助於暢通經絡,調和氣血。

③動作與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相配合,做到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呼氣比吸氣稍長。

④持之以恆,循序 漸進。因為通過體療促進人體內因向好的方面轉化,要有一個過程,所以時斷時續是無濟於事的。循序漸進的原則也很重要,對重度肺氣腫和肺心病患者,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量力而行,可以取坐式。發高燒、膿性稠痰多及哮喘發作時不宜進行。⑤練完“太極拳雲手養生法”後可原地放鬆拍打1min,重點拍打手臂內側及胸部。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wudangpai,com/html/1685,shtml
選自 :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wudangpai.com/html/1685.shtml&prev=sear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