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太極心悟  --  「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
太極拳教室 太極拳體悟 太極拳與養生 養生要言 中醫/黃帝內經/太極拳 八段錦 站樁/養生樁 口口親授 手手相傳 心得分享
PART 1 PART 2

王薌齋大成拳養生樁漫談
王薌齋先生談運動、站樁和養氣
王薌齋指導自學愛好者站樁養生功的好處和練法
(內含站樁功姿勢)
意拳要點 王薌齋口述 吳振法記錄
(內含樁法、技擊之試力)
大成拳樁法【經典】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1-7
(【1】內含病症適應姿勢的舉例)
王玉芳談大成拳站樁
我對王薌齋先生氣功療法(站樁療法)的實踐和體會 / 何鏡平


王薌齋大成拳養生樁漫談
http://www.wendangku.net/doc/f314305377232f60ddcca185.html
養生樁序言/王薌齋
養生樁是內在鍛煉的一種基本功夫,是一種養生(健身)之術,同時因為它的姿式動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組織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級中樞神經得到充分的休息與調整,一方面使機體得到適當的鍛煉,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這是經驗已經證實了的),因而也可說是一種醫療學術,又可說是養生的藝術,這本小冊子,原為同學們人手一篇,領略較易,不同于問世之文,故不詳解。大家都知道口傳心授尚不能在很短時日領會到,因此,我絕不敢認為這是完整無缺的,就算對的,也還須要逐漸改進。

我幼時多病,醫藥無效,於是棄讀投師、尋求養生之術,既長外遊各地,訪名師尋益友,凡有關鍵身養心的學術和技藝,無不用心鑽研,采其精華,舍其糟粕、博采廣收,以期於養生一道有所成就,平生師友最多,皆各有所長,在教益和切磋琢磨中,經過數十年的研究體會,並結合《內經.素問篇》的要義和拳學的基本工夫,參互為用,終於獲得養生術的梗概,因此術的姿勢,行站坐臥皆可用功,但以站樁為主,故名為養生樁(又稱為渾元樁)

我年逾七十,身外無他物,僅對養生一道,稍有心得,深願貢獻給廣大人民,作為健身治病的一種方法,但我國養生之學,沒有系統的文字記載,除了片斷點滴地散見於古人遺著外,僅憑口傳心授流傳下來,加之個人天性愚魯,學識淺薄,用文字來詳細而正確的說明養生樁的具體內容是不可能的,因此這段說明文字,不但失之於簡單,有挂一漏萬之處,而且缺點錯誤也是不可避錫的,深望海內同好多加指正,並在學習中體會改進。

養生樁的來源和變遷
獨立守神
我國養生之術歷史悠久,但乏書藉稽考,也無文字記錄,偶獲片紙,也多殘缺不全,根據先輩傳述和多方的參考,個人認為,應是古代人類有大自然界同毒蛇猛獸競爭生存時,由爭鬥經驗中,逐漸積累演變,不知經過多少千年多少萬人的參加研究探討中得來。相傳二千餘年前,即有《內經》一書,為中醫寶庫,對防病治病之法,記載甚多,其中《素問》一篇,就是專講養生的,原文是: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文雖簡單籠統,意義深厚,先哲把它列入《黃帝內經》,一方面視作防止疾病的養生術,另一方面凡藥石刀針不能奏效的多種疾病,就根據這種道理,使患者鍛煉休養,作為體育醫療並和《靈樞》互相為佐,其主要內容是養靜,就是獨立守神
東漢以前,很多文人武士兵都會靜養,行站坐臥皆可用功,成為一種普通的健身術,後樑武帝時,達摩行教遊漢土(此時達摩年六十七歲,是天竺國王第三子番王之子,見高僧傳、東流小傳、梁武帝、詔文、祭文),傳來洗髓易筋等法,唐代有臨濟、密宗兩派,相繼傳出插條、柔杠、三折、四肢功、八段錦、金剛十二式,羅漢十八法--印度統名之曰柔杠,後又有岔派,派別迭出,不可枚舉,居士尤多,標新立異,花樣繁多,方法極亂,異論雜出,遂使此術沒有發展反而有分裂情況,早在五百年前,已形成抱殘守缺。

宋代之後,多變為禪坐等法,也是門戶迭出,互有異同,而且坐法多不夠自然,也不夠具體,舍精華而取糟粕,不僅達摩師傳湮沒已盡,而我歷代先哲遺產出隨之俱廢,大好學術無形銷毀,殊為可惜。

日本相近此術者不少,每在用功之前首先凝神站立以定神思,並得到各方面的提倡支援,也確有深造"獨專精"持久的功夫,但亦系支離破碎,只鱗片爪。

我生平對祖國遺產---養生術、拳學、特別愛好(這和幼年多病是有關係的)。由青年時代略識養生門徑之後,就一方面求師訪友,認真學習,一方面博覽古書,細心體會,同時按照師友的指導,和《內經·素問》篇所載的道理,朝夕不輟的練習,雖受個人智慧和其他條件的限制,存在著不少缺點,但五十餘年的經驗,證明他不僅有健身防病之效,而且對很多醫藥無效的慢性病,確有不可想像的治療作用。

養生樁的意義和作用
不限年齡性別 不拘身體強弱 亦無任何局限 鍛煉和休息統一起來的運動
養生樁是一種學術,也是一種醫療體育運動,參加這種運動的人,不限年齡性別,不拘身體強弱,亦無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無病者防病,運動時不盡在姿式方面著想,也不在式之繁簡上注意,更不在姿勢的前後秩序,主要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使肢體得到適當的鍛煉,即靜中生動,動中求靜。

這種運動能調整神經系統的機能,促進血液迴圈,發揮體內燃燒,且能加強各種系統的新陳代謝作用,因而能調整、恢復和加強人體各個器官組織的機能,對保持健康,治療疾病,具有顯著的療效,五十年來從無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幾都有效果。

這種運動能加強人體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說:提煉精華,洗淨糟粕。其意義就在於此。這是自力更生的運動,就是說,它對於人身及其部分機體,具有生生不已的效能,比如體弱的通過鍛煉可使身強,人體某一系統或器官組織有毛病的,通過鍛煉可使毛病消除,恢復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體會到無窮的理趣。

這種運動和一般體育運動不同,它是把鍛煉和休息統一起來的一種運動,是在鍛煉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鍛煉的運動方法,因此它具有調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的功能作用,從而使人體各部分在高級中樞神經支配下密切協作。

養生樁應注意的問題
養生樁不僅是健身治病的運動,也是一種鍛煉意志的功夫,所以學習養生樁的人必須注意這種鍛煉。粗暴、浮燥、氣憤、憂慮、悔懼、得失之念和僥倖思想等,都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學者切要禁忌。

對於治病的人來說,凡是學養生樁治病的大半都是久病不愈,藥石刀針不易奏效者,但須要氣不自餒,應該積極的鍛煉,積極的治療,精神要煥發,蓄有彈力,時時作反覆鬥爭的準備,才能戰勝病魔,恢復健康,如果悲觀失望、生氣著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時作時輟是不起作用的。醫生常說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學習養生樁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虛心體會站樁的意義,耐心地、持久地鍛煉,使精神煥發,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師古不泥古 謹守師法未易有得
練養生樁必須心神安祥,摒除雜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體。神態要輕鬆自如,蓄意要深憨雄渾,力量要穩准虛靈無動不機,無機不趣,虛靈守默,而應萬物,雖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學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為主,不是枝節片面形式問題,意在整體與內部,不要使局部破壞整體的統一,不要使外部動作影響內部推敲,要渾身輕鬆自如,心曠神怡,好像沐浴在大自然之內似的,要做到這樣,在運動前就必須作到心安神定,摒除雜念,還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頭直、目正、神莊、聲靜;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對人對事都要恭敬謹慎,意思周密而切實,任何事不說硬話、不作軟事,這是學者內心和外貌應具備的養生條件。從個人意念來說,應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為,父母的心腸對人,在練功方面來說,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這樣才是練功應有的要義。養生樁是因病設式,因人而異的,病症不同,其有關的神經和肌肉系統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條件、習慣、修養、性情以及其他各種特點,對於設式也有一定的關係,必須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考慮適當的姿勢和運動與休息的時間長短,以及身體負擔的輕重等,教者對此自應充份瞭解情況,作適當的安排,學者應注意掌握,慎重鍛煉,不可忽斷忽續,任意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收效快,並防止在鍛煉中發生不正常的現象。修養不夠的人,初學時多有幻想或任意活動或拘泥執著等現象,須細心體驗,待實驗充實之後才能解決,主要是師古不泥古謹守師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聰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勞動。離開已身,無物可求,但執著已身,都是錯誤。力量在身外求取,意念在無心中來操持,若本著以上的所談切實用功,細心體會,自不難得到萬變無窮,奇趣橫生之妙。

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修養鍛煉
鍛煉的基本要義是肌肉不鍛自煉,神經不養自養。
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修養鍛煉,關於《內經·素問篇》的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大醫師們早已說過。我對於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修養鍛煉稍加補充。獨立守神在用功之前,思想先準備一下,應首先著想游于物初,靜會全機之意。視同植物外形不動,內裡卻起著根生發展、順逆橫生的變化,萬不可走入招式斷續的方法,那就破壞無餘了,局部運動縱然有益,長久也有害,是慢性的戕生運動。

鍛煉時要永遠保持意力不斷的虛靈挺拔,輕鬆規整以達到舒適、得力為原則。鍛煉時,要凝神定意,默對長空,內要清虛空靈,外要中正合和,同時要脫換一個心目歡喜的狀態,洗滌一切雜念,掃除一切情緣,寂靜調息,內外溫養,周身毛孔放大,有如來回過堂風之感,使肌肉群不期然而然的成了一條空靈口袋,掛在天空,上有繩吊緊,下有木支撐,有如躺在天空地闊的草地上,又像立在悠悠蕩蕩的水中,如此肌肉不鍛自煉神經不養自養,這是鍛煉的基本要義。

一法不立 無法不備
怎樣才能凝神定意呢?要使意念如洪爐大冶,無物不在陶熔中,並儘量吸收一切雜念,來則熔之,不久雜念自可消除,倘若故意拒絕雜念頭,則一念未去,萬念齊來,精神分散神意外馳,就不能做到意定神凝。鍛煉時還要有這樣的意態,使肢體和大氣相呼應,自然而自在的發揮整體和本能的作用,如果有絲毫的矯柔造作和局部方法,就破壞了整體和本能的作用,所謂這種運動是一種人體本能學術和一法不立,無法不備的意義,就在於此。

鍛煉方法
鍛煉方法雖簡實難,初步鍛煉是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由不動才能體認到四肢百骸的一動而無不動之動,如此神經始易穩定,熱力才易保持,自然的增強新陳代謝,有了這個基礎,才能逐漸學動,才容易體會不動之動,動猶不動,一動一靜,互相為根之動,然後才能體會到大氣的壓迫,鬆緊力的作用,也就不難控制一切平衡中的不平衡,以及動盪樞紐之動,不動而動,動而不動,同時起著剛柔、虛實、鬆緊錯綜,表裡為用之動(至於假借一切之動,言之太繁,姑不談敘),全體就自然的發揮了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上下動中間攻,中間攻上下合,內外相聯,前後左右都相應之動,以上是試驗各種力的功能作用,蓋力由試而得知,由知而得其所以用。

鍛煉是在無力中求有力,在微動中求迅速,一用力身心便緊,百骸失靈,並有注血阻塞之弊。這種力量是精神的、是意念的,有形就破體,無形能神聚。
先由不動中去體會,再由微動中求認識,欲動又欲止。欲止又欲動,有動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動之意,要注意從拙笨裡求靈巧、平常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體,用功時渾身大小關節都是形曲力直,神鬆意緊,肌肉含力,骨中藏棱,神猶虎豹,氣若騰蛟,而神意之放縱有如巨風卷樹,拔地欲飛,其擰擺橫搖之力,有撞之不開,沖之不散,湛然寂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嶽之勢,外形拙笨,意力靈巧,大都平凡,反是非常,不由抽象中求根本,找不到具體,學理自通,自然明瞭。

肌肉若一是特別重要的一步功夫,這一步功夫表面好像另一種,其實和以上所述是有密切關聯的,沒有這步功夫作基礎,任何動作也沒有耐勞持久的能力,這雖是肌肉鍛煉,但仍是以形為本,以意為用,因形取意,意注全身,以精神內斂為主。這種運動,加強運動也是減低疲勞,減低疲勞正是加強運動,鍛煉和休息是一件事,要在調配適當,使患者在不覺中就增強了耐勞持久的能力,並儘量減免大腦和心臟的負擔,以達到舒適得力為止。(按:筋肉鍛煉是進一步的研究,大都是筋肉伸展、骨節提縱、形曲力直,神鬆意緊,自然的筋肉捋卷,相互若一,更進一步的研究求力的功能多系超以象外,接近拳學。

調配方法
(一)肢體調配:不外高低、左右、單重、雙重,不論頭、手、身、肩、肘、足、膝、胯各處,都有單雙、鬆緊、虛實、輕重之別,凡體會得到的精微細小之處,也都是如此。要使用骨骼支撐或力量的稱合,肌肉的聯繫等法。
(二)內臟調配:是神經支配,意念領導,心理影響生理,生理作用心理,互相為用。
(三)時間調配:是以學者性情強弱為基礎,總要不超過負擔能力,不使思想上產生煩悶或厭倦,調配初步形式有如下數種。

基本姿式
運動的特徵,是在運動中體會身體內外的動態變化,如何使渾身大小關節,都成鈍三角,更好是不要平面積,尤不許有執著點,而是輕靈渾然,想渾身血液迴圈有如水鑽沙之意,按之又如水中漂木之力,而全身又像湖水空舟飄擺無定,惟風力是應,聽其自然,這種神意的表現是隨著個人的風度、性格、獨賦、特徵以及年歲的老幼,體質的強弱,和用功時間的長短,病情種類之不同,當然就不是幾個姿式所能表現。

因此,說明這種運動,必須根據一切不同的條件,深切體會,逐步加強,隨時調配,都是根據具體情況運使變通,使局部跟著具體起作用,經過鍛煉大都有效。如某處有病就治某處,非但無效,且恐有損失,如果忽視了這一點而精神力量一切就不夠了。(按:調配方法,一有形,一無形,有形的是姿式、骨骼、肌肉,無形的可就無窮了——精神、意念、假想、力量,也就不是幾個姿式所能範圍,但姿式確為神意的代表,按照輪廓來說明神意,所以姿式也是需要的,不過要把這種運動完整地用圖表現出來,目前因客觀條件和能力的限制還作不到。)

練習站樁的體會和常見的現象
隨著各人身體強弱和病情之不同,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會感覺及表現變亦各不同,一般的情況是,練習十日左右就能夠體會到站樁的好處,感到練功之後輕鬆愉快,而且這種感覺是隨著練功的進程逐日增長的,有練習幾天之後,就發生肌肉震顫、疼、酸、麻、脹等現象,多半是肌肉運動障礙、氣血欠通或疲勞過度或生理上有其他缺點所致只要防止疲勞過度,注意舒適得力,力求放鬆,避免緊僵,漸漸地就會氣血暢通,肌肉靈活,使以上現象逐漸消除,至於不覺疲勞的有規律地顫動,是經絡和氣血閉塞已經消除的好現象,只要順其自然,不可故意的抑制也不要有意識的擴大,另外還有流眼淚,打哈欠,飽嗝、虛恭、腹鳴、蟻走等現象,都是練功過程中的好現象,病癒之後自可消除。

站樁對各種疾病的療效
站樁能夠調節神經機能,調整呼吸,增強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的作用,因而對神經系統、肌肉系統等以及新陳代謝各方面的病症,特別是急性轉為慢性的病症,都有良好的療效。 經過四五十年的經驗,其效果雖因人因病而異,有大小快慢之別,但除去隨學隨止之外,沒有療效是很少的,而且有很多人病癒之後繼續鍛煉,大多收到轉弱為強,老而益壯之效。

注:上文為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經典文作,予深修大成拳養生者必須瞭解深究,按此練習,循序漸進,漸漸在練功中體會薌翁教導,如有明師指導更易掌握,不出數年定有成效!



王薌齋先生談運動、站樁和養氣
http://www.mianfeiwendang.com/doc/6e28be6df2d4760801068884/3
用意是以意體查使氣歸於自然,全身周到而得其勻靜也 得于自然而氣肅。
生命在於運動。而近代站樁創始人王薌齋先生對站樁這種運動的特色曾有深刻的精闢論述,闡明站樁方法有健身、治病、養氣和換勁的妙用。

王薌齋稱:站樁方法雖然只是站立不動,實則其內部筋肉細胞已開始工作。即所謂體內呈活動狀態,而非探求其外形之變動與轉移,以使身體各器官平均發展。(引自《習拳一得》)又稱:這種運動和一般運動不同,它是把鍛煉和休息統一起來的一種運動,是在鍛煉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鍛煉的運動方法。(引自《站樁漫談》)這種運動是筋肉氣血的運動,使全身各器官同時平均發展為原則。即使在運動中全身之筋肉已呈疲勞不能忍受之狀態,而心臟搏動並不失常,呼吸並不困難。相反的 ,在運動後尚能感受到較運動以前的呼吸輕鬆舒暢。”“至於一般的運動,有的失於激烈而損傷身體,有的失於偏頗而促成局部的發達。(引自《習拳一得》)

王薌齋先生于19637月逝世,為了紀念他,我們在19643月以原北京地質學院工會氣功鍛煉組名義編輯了《站樁功資料選集》,其中第二集編有《王薌齋先生語錄選》及編入王薌齋的《站樁對各種疾病的療效》和在1963626日健康報上發表的王薌齋的《養生術簡介》。在療效文中王薌齋對站樁在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關節炎、氣管炎、肝臟病、膽囊炎、肺病、半身不遂、胃腸病、心臟病、筋肉失和等症方面,分別提供于一點體會。而總的認為:站樁能夠調節神經機能,調整呼吸,增強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作用,因而對 各方面的病症,特別是急性轉為慢性的病症,都有良好的療效,經過五十年的經驗,其效果雖因人、因病而異,有大小快慢之別,但 沒有療效是很少的。而且很多人病癒之後繼續鍛煉,大多收到轉弱為強,老而益壯之效。

混元樁
現在流行的站樁法多是王薌齋所創作的養生樁和技擊樁,其中代表性樁法稱混元樁。王薌齋稱:樁法頗繁,如降龍樁、伏虎樁、子午樁、三才樁等。茲去繁就簡,採取各樁之長,合而為一,名曰混元樁。(引自《意拳正軌》)據香港麒麟1983年出版的李英昂校注本的王薌齋192910月遺著《意拳正軌》書中李英昂注稱:混元樁有三式。
其一,兩足稍開,膝微曲,兩手下垂,手指微有上提之意;
其二,兩足橫開一步,成椅馬式,兩手提起環抱,如合抱一樹,人樹合一。
其三,左足右橫半步,前進半步,如軍隊之休息式,是為三才步。兩手如上式環抱。內意隨功夫進度口傳。此式又名技擊樁。

但站樁運動之所以能起特殊作用,決不在其姿式或外形,而在其內含。如王薌齋先生談到:鍛煉時要保持意力不斷的虛靈挺拔,輕鬆均事,以達到舒適得力為原則。(引自《王薌齋先生語錄選》)王薌齋寫道:夫樁法之學,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則氣滯,氣滯則意停,意停則神斷 尤忌揚頭折腰,肘膝過於曲直,總以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為宜,筋絡舒適展為是。頭宜上頂,閭骨宜直。氣宜下沉,心宜靜思,手足指尖稍微用力,牙齒似閉非閉,舌卷似頂非頂,混身毛孔似鬆非鬆。如是則內力外發,弱者轉為強,自不難得其要領地。(引自《意拳正軌》)因此,王薌齋強調欲求技擊妙用,須以站樁換勁為根始。(見《意拳正軌》)而欲求站樁入門,還要求從調整意念開始。所謂鍛煉時要凝神定意,默對長空,內要清虛空洞,外要中正圓和。同時要脫換一個心目歡喜的狀態,洗滌一切念虛,掃除一切情緣。寂靜調息,內外溫養。渾身毛孔放大,有如來回過堂風之感。使肌肉群不期而然的成了一條空靈的口袋,掛在天空,上有繩吊系,下有木支撐。又如躺在天空地闊的草地上,又像立在悠悠蕩蕩的水中。如此則肌肉不鍛自煉,神經不養自養。(引自《站樁漫談》)

而有些站樁者,或能如王薌齋所說:站不過數分鐘汗即涔涔而下。再站過數分鐘則覺腹中蠕動,甚至牽及全身。習練已久,自覺渾身嘶嘶作響,氣血之動盪如源還有,站樁自能養氣,習拳也要養氣,神意與氣合。王薌齋在其《拳學新編》中有所論述:用神,用意,勿用力,能養氣調息,川流不息,使神、意與氣合 所謂用意是以意體查使氣歸於自然,全身周到而得其勻靜也 得于自然而氣肅。氣肅則膽壯,心靜神清,守之不失,自然動無不合。”“要知提氣固非,求沉其氣亦屬非是所以,拳家講運使以練其氣者,不足尚也。所謂不見力處正是有力處,不覺呼吸時下在呼吸。”“助則暴而亂其氣。”“習拳平時用功,常神聚而不離,如站樁之時,自神不外馳,意不外想,精不妄動,氣不輕浮,神不亂遊,無站樁之形,亦收其實效,則有不可思議之妙。



王薌齋指導自學愛好者站樁養生功的好處和練法
http://www.168yushi.com/html/myblog/ysbj/1484.html
站樁是我國古代養生術的一種,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的記載。但千百年來,這種方法只是被人們當做習拳過程中的基本功。站樁功中剛柔、虛實、動靜、鬆緊錯綜為用的原理和陰陽相交、水火既濟的功用,也是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這種功法適用於腸胃病、肝臟病、心臟病、肺病、神經病、關節炎、高血壓、半身不遂和婦科、眼科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站樁功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而站樁功之所以能夠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於它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現代醫學認為這種功法不僅可以使血液迴圈暢通,新陳代謝旺盛,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同時使肌肉得到惰力性的體育鍛煉,產生一種內向的衝動,從而給大腦以良性刺激。再則未入靜前,體會輕鬆舒適之感,對大腦也是良性刺激;入靜後,進而產生抑制性保護作用。我國醫學認為這種功法既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水火既濟,又能助長精神,鍛煉形骸,增加力氣。

但站樁功又不同於一般的練功方法,它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練功時嘴微張,自然呼吸,不守竅,不講周天迴圈,因此,絕不會產生任  何副作用。
2.      實踐證明,初學練功的患者,只要堅持鍛煉,雖然沒有達到入靜要求,也可收到較好的療效。
3. 不拘時間、地點、條件;不論行、站、坐、臥,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功。因     此這種簡單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廣大群眾所接受與掌握。
4. 根據不同的體質、病情、年齡、性格、稟賦、生活習慣等,給予調配不同的姿勢和意念活動,因此這種辯證論治—因人制宜、因病設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療效,又易於提高療效。
5. 由於這是一種形、意、氣、力互相關連、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活動。所以它又是一種動靜相兼、內外溫養的練功方法。既可休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特別是站式),因此不僅適用於醫療方面,更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鍛煉可以使原來體質較弱的人逐漸強壯,使強者更強,防止衰老,卻病延年,從而輕鬆愉快地擔負起社會主義建設中複雜而艱巨的重大任務。
   
站樁功的操作方法:
站樁功是形、意、氣、力互相聯繫、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活動。形(姿勢)和意(意念活動)又是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廢。“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隨意轉。”只要練功時形和意得到了靈活適宜的配合,則力不練自生,氣不運自行。可見站樁功的治療作用,絕不單純在於姿勢的繁簡和先後,更不在於所擺的姿勢是否美觀,也不是某個意念活動機械地套在某個姿勢上就能治某種病,而是要通過教功者較全面地瞭解了患者的情況後,把適應其本身姿勢的動靜、虛實、鬆緊和意念活動方法安排得當,使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感到全身舒適得力,輕鬆愉快,藉以達到卻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功者本身必須親自練功,切實體驗,熟練地掌握調配方法。只有這樣,治病時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若不從這方面深鑽精研,單純計較某個姿勢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僵硬,只注意某個意念活動而忽略姿勢的適當配合,就必然會氣力不足,收效不大。

一、姿勢:
站樁功的姿勢既繁又簡。繁者,姿勢種類繁多,調配靈活,辨證論治,因人而異;簡者,姿勢雖多,但有共性,即練功開始,先將姿勢設好,使軀幹四肢保持相對均衡,心胸開闊,筋肉舒展,全身放鬆,但鬆而不懈。調配雖活,但有原則,即強弱、動靜、虛實、鬆緊的調配,應以患者感到舒適得力,不超本人身體負擔為度

站樁功的姿勢大體可分為站式、坐式、臥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幾個大類。在一類中,又可分為幾種甚至幾十種姿勢,現概要介紹如下:

(一)站式:
站式練功的方法較多,治療應用範圍也比較廣。初學練功的人,只要身體沒有嚴重疾患或特殊情況(如肢體殘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1、提抱式:兩腳八字形分開,廣度與肩寬,兩腳著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於腳掌稍後處。兩膝微曲,最大限度不過腳尖(少曲或不曲應視病情而定)。上體保持正直,臂半圓,腋半虛,肩稍後張,使心胸開闊,呈虛靈挺拔之勢。雙手手指相對,相隔三拳左右,位於臍下,掌心向上,有如一大氣球,頭正或稍後仰,目閉或自然睜開(多用於練功開始階段),嘴微張。全身放鬆,但鬆而不懈,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狀態。
2、扶按式:兩臂稍起,手指分開稍彎曲向斜前方,雙手位於臍際,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飄浮水中的大氣球上,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3撐抱式:兩臂抬至胸前,鬆肩,肘關節稍下垂,雙手與胸相隔一尺,手指分開,手心向內做抱物狀或手心向外做撐物狀。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4、分水式:兩臂稍彎曲並向左右側自然伸展,雙手保持在臍橫線以下,手指分開,手心朝前有如分水。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5、休息式:
第一式:雙手反背貼於腰部,或將雙手插入上衣袋內,大拇指露出,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第二式:兩臂抬起,兩肘彎曲,搭扶在相當於胸高的欄杆上,兩腳前後相距約四橫指。前腳滿掌著地,後腳腳尖自然著地,兩腳可不定時的輪換。
第三式:臀部輕靠桌邊,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雙足並立,腳跟提起。雙手插入上衣袋內,大拇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貼腰。左腳在前,全掌著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腳在後,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為軸,緩慢、自然的轉動,頭微左歪(最多不超過一拳頭),全身重量主要放於左側,使右側處於鬆懈、舒展狀態。如是,左右(手)前後(腳)作不定時輪換。

(二)坐式:
一般適用於病情雖然較重,但身體又有一定負擔能力(如暫時不適於作站式的重關節炎等),以及肢體殘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作為以站式練功為主的一種輔助功法。
 1、端座椅邊,身軀直立,閉目,嘴微張。兩腳平行或八字分開(相距約四拳頭),腳掌與腳跟均著地,兩膝彎曲約九十度,雙手放於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圓,腋半虛,全身放鬆。
 2、兩腳向後收,腳跟離地,作裡八字狀。兩膝彎曲四十至五十度,雙手放於大腿根部或兩臂抬至胸前約一尺,手指分開,指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內作抱物狀或掌心向外作撐物狀。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3、兩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著地或稍離地面,雙手放於大腿根部,或兩臂抬至胸前約一尺,作抱物狀。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三)臥式:
 一般適用於重病,或不適宜起床的患者,另外,也可作為以站式或坐式練功為主的一種輔助功法。
1、身體仰臥,閉目,嘴微張,兩腿平直分開(不超過肩寬),或兩膝微曲,足跟著床,雙手放於小腹部位,肘著床,腋微虛。全身放鬆。
2、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手心向下或向上,肘著床,腋微虛。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3、兩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狀,肘著床,兩膝微曲。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4、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或兩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狀,兩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腳面下壓)或兩膝微曲,足尖回勾。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四)行走式:
對一般患者多作為一種輔助功法,但對肝臟患者,練功初期多與站式等並重使用。
1、兩手插上衣袋內,拇指露出,兩腿微曲,雙肩向後舒張,腋半虛,上體呈懶洋洋後倚狀,閉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輕鬆舒適的感覺時,一隻腳開始作欲動欲止,欲止欲動的懶狀前移(一拳左右),邁出左腿時,頭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腳交替前進,有如趟泥。
2、雙手反背貼腰或自然伸向身體兩側,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五)半伏式:
 一般對於消化系統有病的患者療效好,可作為單純或輔助功法。
1、雙手扶按在椅背上,或雙肘搭扶在桌面上,閉目,左腿在前稍彎曲,右腿在後自然直立,臀部後倚,腹部放鬆,頭部可輪換向左右偏側,兩腿可交替使用。
2、兩腳平行分開,兩膝微曲或直立,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3、將棉被垛於床沿,兩腳平行分開,或一腳微向前立於床沿,兩臂半圓撐開扶於被上,手半握拳,下額自然著於拳上,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二、意念活動:
意念活動的目的主要在於凝神定志,誘導入靜。所以意念活動的過程,也就是克制雜念,萬念歸一的入靜過程。意念活動的原則,設想的事物或情景,應是輕鬆舒適,心曠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緊張的或不愉快的,一般應用有以下幾種:
1、放鬆活動;一是以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方法體會整體放鬆,一是從頭部向下體會放鬆,繼而頸項、兩肩、兩臂、兩腕、兩手、胸背、腰腹、胯、腿、腳一直到腳趾。如是上下迴圈不已的反復進行。但是這些整體的上下全體放鬆,初學者還不易做到,必須先從逐段放鬆開始,熟練後,再按上述方法,進行整體放鬆活動。

逐段放鬆法:先後部,再前部,即先從頭頂開始,從後頭、頸項、雙肩、雙臂、雙手(開始時如果不能左右同時放鬆,就先鬆一邊,後鬆一邊,熟練後再同時放鬆)、背、腰、臀、胯、大腿後面、腳跟、腳掌、腳趾,反復進行三、五次,再從頭頂、眼皮、顏面、口、頸,再從天突左右向兩肩的前面、兩臂的前面、兩腕、兩手、胸、腹、大腿的前面、腳面、腳趾,反復進行三五次。熟練後,再上下左右一起進行。
這種放鬆活動,可做為站樁功的基本意念活動。初學練功者,無論採取何種姿勢,都必須先學會放鬆,然後再作其他意念活動。
2、遠聽活動:一般先從近處聽起,越聽越遠,直到細聽極遠方微弱的聲音。聽遠時切忌急躁,也不應死聽某一個聲音,而應漫無邊際由近及遠的細聽微弱的聲音。
3、逆水浴活動:設想自己笑臥于適應本身舒適溫度、上下流通的浴池中,水自頭部緩緩下流,永不間斷。
4、淋浴活動:設想自己在浴室中進行適宜本身舒適溫度的淋浴,水不間斷從頭部緩緩流到腳下,然後用耳注意聽沖到腳下的水流聲音。
5、半身浴活動:設想自己的下半身泡在適宜本身舒適溫度的水中,體會其感覺。
6、直立水中活動:設想自己直立在適宜本身舒適溫度、將要沒胸的水中,水從四面八方緩緩向身體衝撞,任其自由搖擺。
7、生根活動:設想自己如千年鬆柏之挺立,兩足穩如生根,不為颶風吹動。
8、趟泥活動:設想自己在深沒腳腕、適宜本身舒適溫度的泥水中行走,雖有阻力,仍可緩緩前進。
9、踩棉活動:設想自已腳踩在鬆軟舒適的大棉花包上,並不時的使用身體左右微擺。
10、依靠活動:設想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軟舒適的東西上休息,全身輕鬆,沒有任何負擔。
11、懸發活動:設想自己有幾根頭髮系懸於矮樹枝上,既要保持頭髮的直立狀態,又要使其不斷,如是,則全神貫注於頭頂之上。
12、搭扶活動:設想自己的兩臂搭扶在欄杆上,或雙手扶于飄浮在水中的氣球上,使全身始終處於輕鬆舒適的狀態。
13、反觀內視活動:練功時,如萬念紛至,不易排除,則可反觀內視,體察身體各個部位是否輕鬆舒適,如發現某部不鬆不適,即有意識地將其放鬆。如是,精神意念完全寄於體內,反復體會身輕鬆舒適的感覺,萬念不排自除。14、聽之任之活動:練功時,如雜念很多,不易克制,則聽之任之,順其自然,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認為我身如海,雜念似波,風浪雖大,無損於我,風平浪靜,水自無波。如是,雜念則不期克而克,不期制而制。
15、吸收活動:練功時,如雜念難於克制,即可儘量吸收,認為我心如烘爐,雜念似枯葉,四面八方,來者即熔。如是,能使心胸開闊,膽氣壯大,正氣一勝,邪念自負。
16、集散活動:當練功有了一定基礎,完全體會到全身輕鬆舒適的感覺後,即可在練功過程中,不時地將這種感覺,由全身集中於身體某部,然後再放散於全身,如是,將這種集中與放散反復進行,不但可以收到整體鍛煉的效果,而且對局部病變很有好處。
17、靜觀活動:設想自己站、坐或臥在優美舒適的地方,若即或離地靜觀滄海、明月或優美的景物。心曠神怡,逐漸達到迷離忘我的境地。
18、天人合一活動:設想自己站、坐、臥在優美舒適的地方,體會我身為大氣所包裹,逐漸感到我身與大氣融合為一體,極為舒適,悠然自得,逐漸達到忘我的境地。

三、舉例高血壓和神經衰弱、關節炎患者
為了舉例說明姿勢與意念活動的具體配合,這裡只原則地介紹幾種疾病的部分治療方法。一般高血壓和神經衰弱、關節炎患者,只要有負擔自己身體的能力,沒有特殊情況,開始都適於站式功。譬如,高血壓患者,可做站式中休息式的第四式,並配合淋浴的意念活動;神經衰弱的患者,可做站式中的休息式第一式或提抱式,並配合踩棉式的意念活動;關節炎患者,可做站式中的提抱式或分水式,並配合懸發等意念活動。這裡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教功者必須認真體察患者的一切,熟練掌握姿勢與意念活動的配合原則,辯證論治,因人而異,萬不可生搬硬套或執著於一法一式。

注意事項
1、練功前,應排除大、小便,並把衣扣腰帶鬆開。練功開始,可將頭微向後仰。兩臂上舉,兩腳跟隨著身體的左右微擺或微轉輪換著地或離地,使身軀呈挺拔狀(與伸懶腰頗類似),然後使身體逐漸復原,沉靜片刻,即按著準備鍛煉的姿勢,全身放鬆,正式練功。練功結束時,可雙手扶膝順向或逆向轉動數次,然後兩臂做數次斜前後的擺動,或按照醫生所教的簡單按摩方法按摩。
2、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功。
3、練功時應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過猶不及。
4、練功時間的安排因人而異,一般身體較好的,可以十分鐘開始,身體較差的,可從五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延長。時間的延長,可以是漸進的(如從五分鐘延長到六~七分鐘),也可以是跳躍的(如從十分鐘延長到二十分鐘)。練功次數每天可進行二~三次,多不過五次。練功時間長短及次數多少,以有餘力、有餘興、舒適得力不超過身體的負擔(不疲勞)為原則。如是,才能達到周身舒適,氣血流通,心神得養,筋骨健壯的目的。



意拳要點 王薌齋口述 身邊弟子吳振法記錄
http://www.tuiwen.org/article/5890799596/
王薌齋口述吳振法記錄
此文是王薌齋先生60年代初期在保定教功時所論,由身邊弟子吳振法先生記錄整理。後來薌齋先生的北京弟子聽說紛紛前來索要抄錄,吳振法先生於是就把在保定的所有文稿全部送給了王玉芳。包括王薌齋的那張獨立守神樁都是在保定照的,後來吳振法先生的弟子由振中翻拍後送給于永年先生,于先生後來出書時發表了。王玉芳在1981年出的《站樁療法彙編》一書中,把《意拳要點》一文收集在冊,並注明王薌齋口授--吳振法記錄--王玉芳整理。去年王玉芳委託義子王成找我說,在保定中醫院檔案室有王薌齋當年拍的六張拳照,希望我與保定聯繫找到。我於是給保定由振中師叔聯繫,告知此事。但可惜經過查找發現,文革以前的檔案資料全部銷毀了,實在是萬分可惜。

吳振法先生之渾圓樁功
一、總則
1、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
2、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式隨意從,力由意發。
3、鬆即是緊,緊即是鬆,鬆緊緊鬆勿過正。實即是虛,虛即是實,實虛虛實得中平。動即是靜,靜即是動,動靜靜動互根用。顧即是打,打即是顧,發手便是處。
4、靜中求動,動中求靜,動中不動動有靜,靜中不靜靜有動、動中之靜是真靜,靜中之動是真動,動靜互根,錯綜為用。
5、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
6、內空虛,外脫化,隨時注意,遍體輕靈。

二、樁法
1、站好姿勢,意念放大,先由頭部開始,逐漸使全身毛孔放鬆,有過堂風吹拂之感,然後左右伸展,挺拔項部肌肉使之起變化,要求達到虛靈守默,具體悠揚,毛髮如戢之感。
2、初練時宜遠看,靜觀宇宙,默念全機。覺得有懶惰心情,再將全身舒放,身形中正,腹內空虛,悠然蕩然如浮太空之中。
3、綿綿若存,似有若無,身在烘爐大冶中,無物不包容。
4、練功時不可有執著之心,從虛無中求實際,不可著象,著象的非真。
5、神動,意動,力量動。
6、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
7、形體不動,意念不住,精神充沛,氣血猶如汪洋大海,波瀾壯闊,滔滔不絕。
8、心比烘爐,雜念若雪花紛飛,入爐即熔,從而心胸開闊,膽氣壯大,正氣旺盛,邪氣自敗,猶如烈日當空,濃霧消散,舒適緩中,以應無窮,運動時保持渾圓,動作如一,不拘形式,不可執著,一法不立,無法不備。
9、在鬆靜中求挺拔,在運動中求舒放,寂靜調息,內外溫養,內輕鬆而外脫化,由動而靜,接近神明,使氣血肌肉處於氤氳太初之中,生生不息,蘊靈雖動,仍須保持靜中原狀。
10、神動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無念中。
11、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
12、站樁的單雙重,不偏不倚的調配方法,使渾身血行曲折,路線適當,要使曲折面積得力,無處不有單雙重、鬆緊、虛實、輕重之別。調配有養息、治療、鍛煉之分,總之是因病設式,因人而異。
13、加強鍛煉一定要解除疲勞才可以加強鍛煉,總要留有餘力、留有餘興,不超過身體負擔能力為適當。
14、練功時切莫發急,先找個適宜場地,凝神靜心,調息站立,身軀宜直,兩足分開與肩齊,渾身關節都含有似曲非直的一點意思,內空靈外清虛,兩手慢慢輕鬆向上提,高不過眉、低度不過臍,臂半圓、腋半虛,左手不往身右來,右手不往身左去,往懷抱不沾身,向外推不逾尺,雙手變化在範圍裡,不計較姿式好壞繁簡和次序,須察全身內外得力不得力、守平庸,莫好奇,非常原來極平易,這種運動也算真稀奇,不用腦,不費力,行站坐臥都可練,這裡邊蘊藏無限神思、精金和美玉,鑽研起來生天趣,有誰能知這種自娛能支配虛空宇宙力,鍛煉的愉快難比喻,飄飄茫茫隨他去,精力充沛神不疲,注意頭頂有如線系,遍體鬆淨力如泥,慧眼默察細胞系,如醉如迷,如瘋如癡,虛靈獨存,悠揚相依,浸在海闊天空滌萬慮,管他日月星球在轉移,只要恒心去站立,就有意想不到的舒適,此即前人不傳的秘決。

三、技擊
(一)提綱
1、頭直、目正、神莊、聲靜。靜、敬、虛、切、恭、慎、意、和。
2、全身關節形曲力直,神鬆意緊,肌肉含力,骨中藏棱,神猶霧豹,氣若騰蛟,神意放縱如巨風卷樹,拔地欲飛,擰擺橫搖之力,有撞之不開,沖之不散,湛然寂然,穩如泰山之勢,外形笨拙,意力靈巧,平凡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體。
3筋藏勁,骨藏棱,悠揚相依,虛靈獨存,渾身毛髮直豎如戟,齒欲斷筋、爪欲透骨、發欲衝冠。
4、鷹目、猿神、貓行、馬奔、起如舉鼎,落如分磚,雞腿蛇身。
5、動靜、虛實、快慢、鬆緊、進退、反側、縱橫、高低、爭斂、遒放、鼓蕩、開合、伸縮、抑揚、提頓、吞吐、陰陽、邪正、長短、大小、剛柔等,都是矛盾的矛盾,錯綜而為。做到圓融的圓融,反回頭來學初步。
6、高則揚其身,若有增長收斂之意,低則縮其身,若有鑽提放縱之形,縱則放其勢,勇往搜索而不返,橫則裹其力,開合分爭力,側顧左右,無敢抵擋者。
7、足占七分手占三,身如****(駑弓-轉載者補充,僅供參考)拳如彈。
8、肩撐、肘橫、指彎、頭頂更多增強頂縮力,腰胯如輪,扭、挫、提、旋、交叉互換,膝縱足提,全身力如抽絲。
9、靜如潮漲,動似風雲。
10、態若書生若女郎,偉大猶比楚大王,一聲叱吒風雲響,神情豪放雄且壯,遇敵接觸似虎狼,舉步輕重如履溝壑深千丈,一面鼓,一面蕩,周身無點不彈簧,齒扣足抓毛髮似金槍,一經觸覺立時緊即張,如同火藥爆發狀,炸力發出意不亡,無形機變卻以深深暗中藏,閃展進退緊提防,打顧正側絲毫不虛讓,勢均力敵須看對手方,去勢猶如鷹鶻下雞場,翻江倒海不須忙,丹鳳朝陽勢占強,撥鑽擰挫斷飛蝗,勾錯刀叉齊互上,腿足提縮似螳螂,揣敵力量有方向,察來勢之機會,度已身之短長,勢如龍駒扭絲韁,谷應山搖一起撞。

(二)拳式
蟄龍探首  進退卷臂  滄海龍吟  波浪頓首 半窗觀雨  兔起鶻落
徹地追鼠  勒馬聽風 驚蛇遇敵  怒虎搜山  提弓捉狐  白猿鬥鶴

(三)試力
1、由不動中去體會,再由微動中去認識。欲動又欲止,欲止又欲動。有動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動之意。
2、體動為作用,動則為靜守,靜則是發動,動靜互為根用,顛倒變化無定。
3、動則有奇趣橫生之感,四肢百骸終歸一貫,行動如趟泥,運勁如抽絲。
4、動時不要散了不動時之均整,不動時不要減低了動時之力量,其作用之巧妙,從體會而得之。
5、上欲動下自隨,下欲動上自領,上下動中間攻,中間攻上下合,內外相連,前後左右相應而動。此為試驗力之功能,力由試而得知,由知而用。

(四)發力
1、本身發動力量,是否有前後左右上下的平衡均整,具體螺旋的錯綜力量,和無往不浪的力量,輕鬆準確慢中快的惰性力量,是否為本能發動的,不其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力量。
2、注意單雙重的鬆緊,單雙重不單指手足而言,頭、身、手、足、肩、肘、膝、胯,大小關節,四肢百骸,即些微的點力都會有單雙重、鬆緊、虛實、輕重之別,撐三抱七,前四後六,顛倒互用。
3、發力有形無形,有意無意,有定位無定位,自動被動,整體局部,應用時當別論。各種基礎完備,再學輕鬆準確具體而微的力量,兩足重量、永無定位,發力無論進步發、退步發、順步發、橫步發,以及前後左右上下百般的發力,要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顛倒互相,虛實為用,前後力量交叉,使人不可捉摸(撐抱力即開合力)。

(五)實作
1、拳擊一道尚精神,內要提,外要隨,手腳齊到法為真,意要遠,氣要催,拳似炮,蛇倦身,應敵猶如火燒身,充華必強骨,飾貌須表真,計謀須遠劃,精神似劈雷,心毒稱上策,手狠方勝人,何謂閃?何謂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尚美觀,何謂打?何謂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處,力如火藥拳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飛。
2、敵不動,我沉靜,敵微動,我先發。
3、不動如書生,一動如龍虎,發動似迅雷不及掩耳。
4、手要靈,足要輕,進退旋轉如貓形,身要正,目斂精,手足齊到定要贏,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拔草,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肋在中心,拳打丈外不為遠,近者只在一寸間,手出如巨炮直沖,足落似大樹栽根,眼要毒,手要奸,步踏中門,鑽入重心奪敵位,即是神仙亦難防。
5、鷂子入林燕抄水,虎捉羊群抖威風,取勝四梢均要齊,不勝必有懷疑心,聲東擊西,指南打北,上虛下實,靈機自揣摩,左拳出右拳至,單手到雙手來,拳由心窩去,發向鼻尖前,鼻為中央之土,萬物生產之源,衝開中央全體皆靡,兩手結合迎面出,自然把定五道關,身如****(駑弓-轉載者補充,僅供參考)拳如彈,弦響鳥落見奇鮮,遇敵猶如身著火,打破硬進無遮攔。
6、推手時心須保持自已中線位置不受侵犯,還須用最大能力控制對方中線,雙手永不離對方鼻口部位,意如牽牛任我所為。
7、推手時更需注意步法奪位,往往進半步或退半步,即足以將對方擊出而並不在於手臂的動作之大小。
8、力發出是在一刹那間,在有形無形、有意無意、有定位無定位、整體局部、自動被動,具體而微,使力時多半是舉、抗、推、旋、摟、劈、鑽、刺。

四、力量
(一)總綱
劈、摟、搬、撥、撐、展、抗、橫、抖、順、提、趟、扒、縮、滾、錯、兜、擰、沉、托、分、閉、捉、頓、吞、吐。

(二)分佈
1、頭:撐、擰、頂、縮
2、肩:撐
3、肘:橫
4、手腕:勾、錯、斂、抗
5、腰:搖、旋
6、胯:坐、挫、懸(旋)、提
7、膝:撐、縱
8、足腕:刀、叉、分、刺

(三)運用(四十四種)
1、渾元爭力:爭力是無所不爭,四肢百骸,大小關節,無處不爭,所謂虛虛實實,鬆鬆緊緊,實際上就是爭力,不爭就使不出來,宇宙間無處不爭,人身之四肢百骸,無時不爭,總之即渾元一爭。
2、大氣呼應:使大氣與人體有了呼應關聯,一動一靜,都能利用,使它有所反應,站樁日久,內部日漸膨脹,有與大氣發生聯繫的感覺,這時就易入門了。
3、渾噩逆體:全身任何地方,都像沒有空隙,處處都有逆力,從任何地方打來都不怕,沒有很順當的力量,但又極順當,這也是矛盾中統一出來的力量。
4、動靜互根:動靜是一個整體,互為其根,所謂動即是靜,靜即是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鬆即是緊,緊即是鬆,鬆緊緊鬆勿過正,虛即是實,實即是虛,虛實實虛得中平,也就是此意,作用力與作用力起錯綜複雜的作用。
5、遒放本同:力量不遒勁,放的力量也就不大,必須是遒得勁,放的力量才大,欲放先遒,欲遒先放。
6、有無統一:有無是一件事,有了這種東西才看見到它的沒有,有形的東西,終究要消滅的,從有形的東西中,才可看見到沒有的東西,如果沒有就不會知道還會出來甚麼東西。總之,有了就有沒有的一天,應當活用,這與人情道理相同,自高自大的人,別人一定討厭,越謙遜的人,越受到人尊敬,心目中也就有了他。學術、物質、事情、人情,都是如此。
7、順力逆行:手往後拉,力量就出去得遠,手往前指,力量則往後來。
8、勾錯刀叉:也包括有形無形兩方面,就形象來說,出手如鋼銼,回手如勾杆(實際上都還沒動),全身如起了大波浪(誰也看不見),全身力量,毛髮如戟,胳膊上好像處處有刀叉一樣。這方面有時不易形容,其中還有精神力量的存在,無形就是一種意念的假設,不應該真的做出來,在有意無意之間不露形。
9、不動之動:外形不動,內部就動的越快,外部動的很多,內部反而動的慢了,其原因是不會動,所謂會動,也就是一動一靜中能掌握往“動即是靜,靜即是動”,的原則,不會動的人,初練功時更不應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一動就破壞了真動。如果會動的人,內部是否就會更快了呢?這須看怎樣來動,假如能假借的動,頭、手、足、身、肩、肘、膝、跨,都能假借,神動、意動、力量動、但形式上不做出來,那力量就最大,不應從形式上看,這也是動靜互根之意,動靜兩字,研究起來沒完,做起來就更複雜了。
10、斜正互參:斜面就是正面,而正面也就是斜面,由於支撐面的不同,全身力量關節互有影響,但必要做到力圓為止,一動是橫,橫即是正面,一作用是斜面,但作用時使人看不見,只是緊錯了一下正面與斜面的位置。
11、多面螺旋:全身各部位稍一動作,都有螺旋力,這種力的形成原因是:在隨便動作時,全身各大小關節,都要有支撐力,所有部位形成鈍形三角,此時力欲膨脹又欲收斂,因而全身各部都起了螺旋力,連腿下也應如此這種力如同電力一樣,使人碰上就被彈出很遠,在用這種力時,全身一定都成鈍三角形,然後突然變換方向,如同爆炸一樣,“砰”的一下子就發出了螺旋力。
12、面積虛實:用“不有平面積”及“不是固定的”詞句來解釋面積虛實是不夠的,主要是使全身各部肌肉保持住如“盤內之珠”永遠滾動,無停留的時候。
13、形曲力直:形不曲力不直,無法將力量真正運用出來,研究藝術也是如此,在成了直面積時,前後左右就沒有了呼應,形曲則前後左右都有力量,用到那裡都行,形不曲則必破體,力量也自然出尖,這種力就沒有用處,甚至不等用上就被人瓦解了,形曲則力量沒有方向,四面都能用上。如美術家畫一塊石頭,若畫出是圓的,就沒有意思,而一定要曲曲折折,不許有平面積。總之,有平面積就沒有力量,因此,作用也就不大。“起伏升降”,“進退吞吐”,把虛實大意表達出來,力直則不易形容,力直只可以說各方面都有力,也可以說力圓,雖然直去,其中也含有螺旋力,形成波浪式的前進,而表面則不易看出,也可以說旋繞一條有直線的力量,旋繞與直是矛盾的統一,做時也要具體而為,但是沒有力量也不行。
14、神(疑為形字)鬆意緊:神鬆易懂,意緊是在鍛煉中尋求出來的,具體的說,“神”與“意”的區別,神為第一訊號系統,突然受驚是神動,意是第二訊號系統,也就是受驚之後考慮怎麽辦。可以說神是本能反應,而意就包含了主觀能動作用。“神鬆”就是使全身放鬆,無處不鬆,使肌肉、毛髮、氣血的運動無阻。“意緊”也就是意領氣,正由於意緊才能使氣血運行的更快一些。
15、剛柔相濟:剛不是硬,柔不是軟,百煉之剛,是繞指之柔,才算是剛。柔是真剛,百煉之剛,直入骨之柔,鋼經磨練才算是剛,表面上硬,一碰碎了,就不是真剛,也只是硬而已,剛是鍛煉出來的才是剛,百折不撓,令人不可捉摸,才是剛柔相濟。
16、無形神似:形不動而神意足,與在空氣中游泳相似。
17、進退反側:退時步步為營,含蓄待發,進時一要俱進必定統全體而動,無抽撤遊移之形,橫則裹其力,開合而莫敢當。反側與斜角是一個意思,同樣作用,左右防備。
18、旋繞撐擰:看著是旋繞,實際是撐擰,後拉回縮,左右前後撐擰力全是如此。
19、滾錯雙迭:用滾錯破開對方之力,然後用手擠(腕部附近),而擠之胳臂力量旋轉達而向斜方擊進,這種力量是身動、力動、精神動、如果手一動就破體,則面目全非了。
20、半讓半隨:是技擊的力量,是讓又是隨,在半讓半隨之一刹那,本身力量就發作了而打擊對方。
21、隨讓牽隨:當對方手按在自已身上時,隨著就牽動對方跟隨走,而重心放在自已身上,然後要撐一下,就可把對方撐出,此力應大膽真做,才能做好。
22、迎隨緊隨:這種力的作用大,在實作發力時都可以用,也就是迎著對方的力又隨著,所以要緊,鬆了就不是這種力了。
23、截讓截迎:隨讓當中有截的作用在內。
24、空氣游泳:是全身四面八方都有阻力的意思,運用時怎樣增加或減少阻力,如在水中游泳一樣。減少阻力方法,全是肩胯扭錯(搓)。一個人的巧妙靈活,全在肩胯上,肩胯動,腰才能隨著動,空氣游泳也包含著悠揚相依,虛靈獨存,以聽其觸之意在內,同時也必須是如與物遇,這樣力之發作、收斂才能運用自如。
25、鋃頭拷打:身如鋃頭,力如機輪似的連珠發出,所發之力是擰著出去而不是顛倒的,有直線也很短促,不能做出來,做出來力量就不對了,用出之力不是繼續之力,一定要達到“意斷神連”。
26、推拉互用:沒有絕對的力量。
27、控制平衡:控制力,鳥難飛,猶如抓鳥,用力抓不行,而不用力就飛了,所以既不能抓死也不能讓其飛掉,這就是控制平衡,所以要靈巧力合適,又曰:“力如火藥拳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飛”,也就像把鳥吸住一樣,這就是控制使不平衡的得到平衡,天地間的大氣壓力,地心的吸力,人體的動力,沒有“絕對平衡”的,一般稱這種力為蛇動之力,或蟒動之力,兔起、鶻落、龍潛、鷹膽、虎視、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一羽不能加,蚊蠅不能落。
28、單雙輕重:與控制平衡近似,控制平衡是把沒有平衡的通過控制使之平衡,因此與單雙、鬆緊、虛實、輕重,都含有聯帶(連帶)關係,控制平衡也是根據單雙、輕重而來的。

以上共二十八種解釋,尚有如下十六種未能做解釋說明:
伸縮抑揚  起頓吞吐  縱橫高低  遠近長短 分閉開合 提按抗橫 悠揚撐抱 翻揚裹擰  沉托提縱 鑽提搜索  擰卷惰漲  舉抗推旋  搜劈鑽刺  斜面三角 杠杆滑車 蓄彈驚炸



大成拳樁法
【經典】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1
時間:2016-10-21
http://www.100wenku.com/Content/3723651.html
站樁功要點:
站樁功不需注意深呼吸,不意守丹田,不講大小周天迴圈,更不講陰陽八卦。通過自然呼吸全身放鬆,凝神定意,姿勢動靜虛實鬆緊的調配,適當的意念活動,漸漸地達到呼吸方面慢、緊、細、勻,思想人靜,身體舒適輕靈,體內息息相生。在練功時間內精神無思無慮,不論站、行、坐、臥均可鍛煉,簡單易行。

練功時無論採取那種姿勢都要全身放鬆,擺好姿勢保持不動,各大小關節似曲非直,經常注意全身放鬆,但要鬆而不懈,緊而不僵,也就是在放鬆的前提下,又要保持全身和諧完整一致在拳技上稱爲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是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指: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體內空靈,外形中正圓合,以意爲用,以形爲全,以靜爲合,形意一致,可以取意,意自形生,形隨意轉,內外合一。以上要領經過長期鍛煉,才能領會其精神。

(參考P.9王薌齋指導自學愛好者站樁養生功的好處和練法)
關於姿勢的調配,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體質弱的可採用坐臥爲主,站式爲輔,體質較好的應採取站式爲主,扶樹等輔助式相配合。
1.一般病情不重,體質中等的人鍛煉舉例如下:
初練階段:
以預備式和浮托式爲主,適當配合輔助功。以鬆爲主,適當注意鬆而懈,緊而不僵,以放鬆意念活動爲主,適當體會水浴活動,每次可站三十分鐘,勿疲勞。這一階段可能感到四肢疼痛,也可能舊傷(局部)似有復發的反應,要防止失去信心,一定要堅持下去。也有舒服的感覺,心身愉快,精神飽滿,食欲增加,體力增強,病情初見好轉。這一階段,大約需三個月。
第二階段:
疼痛等不適感覺基本消除,既使有些反應也無關痛癢,自然感到舒適得力。通過相應的意念活動,消除雜念,體內微動,病情大有好轉,信心大大增強,精神面貌有了顯著的改變。這時可練推託式,分水式,學會掌握兩三種站和兩三種輔助式功,可以加強練手。這段時間大約需半年以上。
第三階段:
是屬於強功不作詳述。

2.病症適應姿勢的舉例
神經衰弱:適應撐托及臥式。
高血壓:適應撐托、扶樹、扶椅式。
心臟病:適應靠樹、浮托式。
肝臟病:適應揉腹上渾圓式。
肺病:適應浮托、舉手式。
腎臟病:適應揉腹、環托、分水式。
腸胃病:適應扶椅、揉腹式。
半身不遂:適應扶椅、浮托、掌托式。
關節炎:適應浮托、分水式(加深)。
以上是根據一般情況而言,無論什麽病初練時均需以浮托式的主,再根據疾病,體質,具體情況調配不同姿勢加強配合,不可強調那種姿勢。

3.意念活動和入靜:
凝神定意的練功的重要一條,它能使中樞神經得到充分的修正,調整生理機能,因初練時往往不易入靜,即通過意念活動來克制雜念藉以達到人靜的目的。意念活動也叫意念假借,即是設想某一種輕鬆愉快風景幽美的境地,使自己仿佛置身于此景中,以達到萬念歸一,心曠神怡,悠然自得的心情,免受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侵襲,一般可用下列幾點:
放鬆活動:由上而下的檢查自己是否全身放鬆了。
面部應似笑非笑。
上下牙齒應微張。
鬆肩鬆肘。
繼而胸、背、腰、腹、胯、腿、腳的放鬆。
水浴活動:設想在一個舒適的溫泉大浴池裏,飄然自在,靜聽泉水的涓涓流動之聲。
搭扶活動:設想雙手扶搭於飄浮在水中的氣球上,使全身始終處於輕鬆舒適狀態。
幻景活動:設想自己站在廣闊的田野上,在欣賞人民公社的豐收景象或站在寂靜的山林裏流流之旁,湖水之濱都可以。
以上僅舉幾個例子,還應根據自己所練姿勢、所處環境去結合意念。

此外意念活動還有兩點作用:
一是練功時體內效感是輕靈、飄浮、內動,意念活動對這種效感起著極大的誘導和促進作用。
二是人體有隨意肌和不隨意肌,通過放鬆意識,暗示隨意肌肉的放鬆。
養生樁的意義和作用:
養生樁是內在鍛煉的一種基本功夫,是一種健身之術,同時因爲它的姿勢動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組織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級中樞神經得到充分的休息與調整,一方面使機體得到適宜的鍛煉,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因而也可說是一種醫療學術,又可說是藝術的鍛煉。這本小冊,原爲同學們人手一篇,領略較易,不同於問世之文,故不詳解。大家都知道口傳心授尚不能在很短時日領會到,因此,我決不敢認爲這是完整無缺的。就算對的,也還須要逐漸改進。
養生樁是一種學術,也是一種醫療體育運動。參加這種運動的人,不限年齡性別,不拘身體強弱,亦無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無病者防病。運動時不盡在姿勢方面著想,也不在式之繁簡上注意,更不在姿勢的前後次序,主要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使肢體得到適當鍛煉,即靜中生動,動中求靜。
這種運動能調整神經系統的機能,促進血液迴圈,發揮體內燃燒,且能加強各種系統的新陳代謝作用,因而能調整恢復和加強人體各個器官組織的機能,對保持健康治療疾病具有顯著的特效,五十年來從無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幾都有效果。



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 初悟的日誌 -2
這種運動能加強人體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云提煉精華,洗淨糟粕其意義就在於此。這是自力更生的運動,就是說,它對於人身及其部分機體,具有生生不己的效能,譬如體弱的通過鍛煉可使毛病消除,恢復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體會到無窮的理趣。

這種運動和一般體育運動不同,它是把鍛煉和休息統一起來的一種運動。是在鍛煉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鍛煉的運動方法。因此它具有調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的功能作用,從而使人體各部分在高級中樞神經支配下密切協調。

養生樁應注意的問題:
養生樁不僅是健身治病的運動,也是一種鍛煉意志的功夫,所以學習養生樁的人必須注意這種鍛煉。粗暴浮躁、氣憤、憂慮、悔懼,得失之念和僥倖思想等,都是缺乏意志和品質的表現,學者切要禁忌。對於治病的人來說,凡是學養生樁治病的大數是久病不愈。藥石刀針不易奏效者,但須要氣不自餒,應該積極的鍛煉,認真的治療,精神要煥發,蓄有彈力,時時作反復鬥爭的準備,才能戰勝病魔,恢復健康。如果悲觀失望,生氣著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時作時輟,是不起作用的。醫生常說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學習養生樁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虛心體會站樁的意義,耐心地、持久地鍛煉,使精神煥發,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練養生樁必須心神安詳,摒除雜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體。神態要輕鬆自如,蓄意要深憨雄渾,力量要穩准虛靈。無動不機,無機不趣,虛靈守默,而應萬物,雖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學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爲主,不求枝節片爪形式問題。意在整體與內部不要使局部破壞整體的統一,不要使外部動作影響內部失調,要渾身輕鬆自如,心曠神怡,好象在大自然之內似的。要做到這樣,在運動前就必須做到心安神定,摒除雜念。

還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頭直、目正、神莊、聲靜,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對人對事都要恭敬謹慎,意思周密切實,任何事不說硬話不作硬事。這是學者內心和外貌應具備的練功條件。從個人意念來說,應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爲,父母的心腸對人。在練功方面來說大都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這樣才是練功應有的要意。

養生樁是因病設式,因人而異的。病症不同,其有關的神經或肌肉系統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條件習慣,性情以及其他各種特點,對於設式也有一定的關係。必須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考慮適當的姿勢和運動與休息時間的長短,以及身體負擔的輕重等。教者對此自應充分瞭解情況,作適當的安排;學者應注意掌握、慎重鍛煉,不可忽斷忽續,任意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收效快,並防止在鍛煉中發生不正常的現象。有的人,初學時多有懷疑、幻想,或任意活動或拘泥執著等現象,須細心體驗,待實驗充實之後才能解決。主要是:師古不泥古,謹守師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聰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勞動,離開己身,無物可求,但執著己身,都是錯誤,力量在身外去求取,意念在無心中來操持。若本著以上所談,切實用功,細心體會。自不難得到萬變無窮、奇趣橫生之.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鍛煉:
關於《內經.素問篇》的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大醫師們早已說過。獨立守神,用功之前,思想先準備一下,應首先著想遊于物初,靜會全機之意,視同植物外形不動內裏卻有著根生發展順逆橫生的變化,萬不可走入招式斷續的方法,那就是破壞無餘了。局部運動縱然有益,長久也有害,慢性的戕生運動。
鍛煉時要保持意力不斷的虛靈挺拔、輕鬆均整,以達到舒適得力爲原則。鍛煉時,要凝神定意,默對長空,內要清虛空洞,外要中正圓合,同時要脫換一個心目喜歡的狀態,洗滌一切雜念,掃除一切情緣,寂靜調息。內外溫養,渾身毛孔放大,有如來回過堂風之感,使肌肉群不期然而然的成了一條空口袋掛在天空,上有繩吊系,—蔔有木支撐,有如躺在天空地闊的草地上,又像立在悠悠蕩蕩的水中。如此肌肉不鍛自煉,神經不養自養,這是鍛煉的基本要義。
怎樣才能凝神定義呢?要使意念如烘爐大冶,無物不在陶熔中,並儘量吸收一切雜念,來者熔之,不久雜念自可消除。倘若故意拒絕雜念,則一念未去,萬念齊來,精神分散意外馳,就不能做到意定神凝。鍛煉時,還要有這樣的意態,使肌體和大氣相呼應,自然而然自在地發揮整體和本能的作用,不可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一有矯揉造作和局部方法,就破壞了整體和本能的作用。所謂這種運動是一種人體本能學術,和一法不立,無法不備的意義就在於此。鍛煉方法雖簡實難,初步鍛煉是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由不動才能體認到四肢百骸的一動而無不動之動。如此神經始易穩定,熱力才能保持,自然地增強新陳代謝,有了基礎,才能逐漸學動。然後才能體會大氣的壓迫,鬆緊力的作用,也就不難控制一切平衡中的不平衡,以及動蕩樞扭之動,不動而動,動而不動,同時起著剛柔虛實鬆緊錯綜表裏爲用之動(至)假借一切之動,言之太繁,故不敍談),全體就自然地發揮了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前後左右都相應之動。以上是試驗各種力的功能作用。



【提要】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3
蓋力由試而得知,由知而得其所以用。鍛煉是在無力中求有力,在微動中求速動的運動,一用力身心便緊,而骸失靈,並有注血阻塞之弊。這種力量是精中的,是意念的,有形就破體,無形能神聚。
    先由不動中去體會,再由微動中去認識,欲動又欲止,欲止又欲動,動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動之意,要注意從笨拙裏求靈巧,平常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體。用功時,渾身大小關節都是形曲力直,神鬆意緊,肌肉含力,骨中藏棱,神猶霧豹,氣若騰蛟,而神意之放縱有如巨風卷樹,拔地欲飛,其擰掙橫搖之力,有撞之不開,沖之不散,湛然寂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嶽之勢。夕形笨拙,意力靈巧,大都平凡,反是非常,不由抽象中求根本,找不到具體,學理自通,自然明瞭。
肌肉若一是特別重要的一步功夫,這步功夫表面好像另是一種,其實是和以上所述是有密切聯繫的,沒有這步功夫作基礎,任何動作也沒有耐勞抗久的能力,這雖是肌肉鍛煉但仍是以形爲體,以意爲用,因形取意,意注蘭身,以精神內斂爲主。
這種運動,加強運動也是減低疲勞,減低疲勞正是加強運動,鍛煉和體息是一件事。要在調配適當,使患者在不覺中增強了耐勞持久的能力,並儘量減免大腦和心臟的負擔,以達到舒適得力爲止。
調配方法:
肢體調配,不外高低、左右、單重、雙重、不論頭。手、身、肩、肘、足、膝、胯各處都有單雙、鬆緊、虛實、輕重之別,凡體會得到的精微細小之處,也都如此,要使用骨骼支撐,或力量的彌合,肌肉的聯繫等法。
內臟支配,是神經支配,意念領導,心理影響生理,生理作用心理,互根爲用。
時間調配,是以學者性情浮沈,體質強弱爲基礎,總要不超過負提能力,不使思想上産生煩悶或厭倦。
養生站樁歌:
養生樁,極容易,深追求,頭萬緒,用功時,莫著急,應選個適當場地,充足陽光,,流通空氣,有水有樹更相宜。不論行走坐臥和站立,要內外放鬆,身軀挺拔,腰脊骨垂線成直,渾身大小關節,都含著似曲非直意。守空洞,保清虛,凝神也靜氣,臂半園,腋半虛,體會無微不舒適。不思考,不費力,心臟無負擔,大腦得休息,想天空虛闊,洗滌情緣和塵俗萬慮。虛靈獨存,悠揚相依,綿綿如醉也如迷,笑臥如在水中噓,返嬰尋天籟,平凡無奇有天趣,師法當遵守不可太拘泥,這裏邊包羅著無限深思和甜蜜。動轉頗似水中魚,自在自在真自在,先哲並無其他異。
再談試驗各種力,名稱用途各不一。有形和無形,有意和無意,具體、局部、自動、被動及蓄力,有定位,無定位,應用和練習,大都是骨藏棱、筋伸力,沈、托、分、閉、提、頓、吞、吐、筋絡鼓蕩彈簧似,毛髮根根意如戟,一面要含蓄纏綿力旋繞,一面要斬鐵截金,冷決脆快,刀剪斧齊,曲折路線存鬆緊,面積中分虛實,有忽高而低,高低隨時任轉移,精神猶怒虎,氣質若靈犀,身動似山飛,力漲如海溢,這種學術並不太稀奇,都是以形取意,抽象中求具體的切實。
基本姿勢:
運動的特徵,是在運動中體會身體內外的變化,如何使渾身大小關節,都成鈍形三角,更好是不要平面積,尤不許有執著點,而是輕靈渾然,想渾身血液迴圈有如水鑽沙子之意,按之如水中飄木之力,而全身又象湖水空舟飄飄無定,惟風力是應,聽其自然。這種神意的表現是隨著個人的風度、性格、天賦、特徵以及年齡的老幼、體質的強和用功時間的長短,病情種類之不同,當然就不是幾個姿勢所能表現。
因此,說明這種運動必須根據一切不同的條件,深人體會,逐步加強,隨時調配,都是根據具體情況運使變通,使局部跟著全體起作用,經過鍛煉大都有效。如果某處有病就治某處,非但無效,且恐有損失,如果忽視這一點而精神、力量一切就不夠了。 按調配的方法,一有形、一無形,有形的是姿勢、骨骼肌肉,無形的可就無窮了,精神、意念、假想、力量,不是幾個姿勢所能範圍的,但姿勢也是需要的,不過要把這種運動完整的用圖表現出來,目前因客觀條件和能力的限制,還不能做到。
站式:
休息式:兩腳略成八字形分開,寬度與肩齊,兩腳著地,腳趾微微抓地,全身重量放在腳掌上,兩膝微曲前不過腳尖,臀部似坐似靠,上身保持正直,兩手反背貼腰,臂半園,腋半虛,身軀挺拔、正直。
扶按式:兩臂稍擡起,手指微曲並自然分開,指向斜前方,掌心向下,如按水中浮木或浮球,其他同休息式。
托抱式:兩手近不貼身,遠不過尺,手指相對,手心向上相隔約三拳左右,位於臍下,如托抱一大氣球,其他同體息式。
撐抱式:兩手擡至胸前,距胸約一尺,手指自然分開微曲,兩手相隔約三拳左右,手心向內如抱物狀(爲抱式),或手心向外如撐手狀(爲撐式),其他同休息式。
坐式:
端坐椅上,上身正直,兩膝彎成約90。,兩腳掌著地,相距約與肩齊,兩手放於腿根部,手指自然分開並微曲,指向斜前方,臂半園,腋半虛。
兩腳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根著地,雙手如抱物狀(見站中之撐抱式)
半伏式:
一般對消化系統病有較好療效,雙手扶按在桌、椅背上等或兩肘搭伏在桌面上亦可,兩腿分開如站式,臀部後依如坐凳,腹部放鬆。



【提要】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4
臥式:
身體仰臥,兩腿微微分開,兩足跟著床,兩膝消彎曲,肘部著床,兩手放於腿窩或小腹部位,也可擡至胸前作抱物狀。以上幾種姿勢,其頭部可正直,有上頂感,也可向後仰或左右稍偏。兩目可閉,亦可半閉,也可睜開看遠方一點,或漫無目標的看遠方,全身要放鬆。意念活動極爲重要,請閱正文。 九、練習站樁的體會和常見的現象
隨著各人身體強弱和病情不同,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會感覺及表現各不同,一般的情況是:練習十日左右就能休會到站樁的好處,感到練功之後輕鬆愉快,而且這種感覺是隨著練功的進程逐日增長的。有的練習幾天之後,就發生肌肉震顫、疼、酸、麻、脹等現象,多半是肌肉運動障礙、氣血欠通,或疲勞過度,或生理上有其他缺點所致。只要防止疲勞過度,注意舒適得力,力求放鬆,避免緊僵,漸漸地就會氣血暢通,肌肉靈活,使以上現象逐漸消除除。至於不覺疲勞的有規律地顫動,是經絡和氣血閉塞已經消除的好現象,只要順其自然,不可故意地抑制,也不要有意識的擴大。另外還有流眼淚、打哈欠、飽嗝、虛恭、腹鳴、蟻走等現象,都是練功過程中的好現象,病癒之後,自可消失。
站樁對各種疾病的療效:
站樁能夠調節神經機能、調整呼吸、增強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的作用,因而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肌肉系統以及新陳代謝各個方面的病症,特別是急性轉爲慢性的病症,都有良好的療效。
經過四五十年的經驗,其效果雖因人因病而異,有大小快慢之別,但除去隨學隨止外,沒有療效是很少的,而且有很多人病癒之後繼續鍛煉,大多收到轉弱爲強,老當益壯之效。
站樁功(初稿):
站樁是我國古代養生術的一種,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的記載。但千百年來,這種方法只是被人們當做習拳過程中的基本功。根據站樁中剛柔、虛實動靜、鬆緊錯綜爲用的原理和陰陽相交,水火即濟的功用,結合自己幾十年的練功體驗,創造了一種動靜相兼,內外溫養,用於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樁功。通過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北京鐵路醫院、河北省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及本人多年與人治病的實踐證明,這種功法適用於胃腸病、肝臟病、心臟病、肺病、神經病、關節炎、高血壓、半身不遂和婦科、眼科等多種疾病的治療。而站樁功之所以能夠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於,它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有增長體力。現代醫學認爲這種功法不僅可以使血液迴圈暢通,新陳代謝旺盛,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同時使全身肌肉得到惰力性的體育鍛煉,産生一種內向的衝動,從而給大腦以良性刺激,再則未人靜前,體會輕鬆舒適之感,對大腦也是良性刺激,入靜後,進而産生抑制性保護作用。祖國醫學認爲這種功法既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水火既濟,又能助長精神,鍛煉形骸,增加力氣。但是站樁功又不同於一般的練功方法,它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練功時嘴微張,自然呼吸,不守竅,不講周天迴圈,因此,絕不會産生任何副作用。
實踐證明,初學練功的患者,只要堅持鍛煉,雖然沒有達到人靜要求,也可收到較好的療效。
不拘時間、地點、條件,不論行、站、坐、臥,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功。因此這種簡單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廣大群衆所接受與掌握。
根據不同的體質、病情、年齡、性格、稟賦、生活習慣等,給予調配不同的姿勢和意念活動,因此這種辯證論治——因人制宜、因病設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療效,又易於提高療效。
由於這是一種形、意、氣、力互相關連、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活動;所以它又是一種動靜相兼、內外溫養的練功方法。既可休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特別是站式)。因此不僅適用於醫療方面,更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鍛煉,可以使原來體質較弱的人逐漸強壯,使強者更強。防止衰老、卻病延年,從而輕鬆愉快地擔負起社會主義建設中複雜而艱巨的重大任務。
操作方法:
站樁功是形、意、氣力互相聯繫,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活動。形(姿勢)和意(意念活動)又是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廢。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隨意轉。只要練功時形和意得到了靈活適宜的配合,則力不練自生,氣不運自行,可見站樁功的治療作用,絕不單純在於姿勢的繁簡和次序的先後,更不在於所擺的姿勢是否美觀,也不是某個意念活動機械地套在某個姿勢上就能治某種病。而是要通過施功者較全面地瞭解了患者的情況後,把適應其本身姿勢的動靜、虛實、鬆緊和意念活動方法安排得當,使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感到全身舒適得力,輕鬆愉快,藉以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施功者本身必須親自練功,切實體驗,熟練地掌握調配方法。只有這樣,治病時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若不從這方面深鑽精研,單純計較某個姿勢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僵硬,只注意某個意念活動而忽略姿勢的適當配合,就必然會氣、力不足,收效不大。



【提要】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5
姿勢:
站樁功的姿勢既繁又簡。繁者,姿勢種類繁多,調配靈活,辨證論治,因人而異;簡者,姿勢雖多,但有共性,即練功開始,先將姿勢設好,使軀幹四肢保持相對均衡,心胸開闊,筋肉舒展,全身放鬆,但鬆而不懈。調配雖活,但有原則,即強弱、動靜、虛實、鬆緊的調配,應以患者舒適得力,不超本人身體負擔爲度。站樁功的姿勢大體可分爲站式、坐式、臥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幾個大類。在一類中,又可分爲幾種甚至幾十種姿勢,現概要介紹如下:
站式:
站式練功的方法較多,治療應用範圍也比較廣。初學練功的人,只要身體沒有嚴重疾患或特殊情況(如肢體殘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提抱式:兩腳八字形分開,廣度與肩寬,兩腳著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於腳掌稍後處。兩膝微曲,最大限度不過腳尖(少曲或不曲應視病情而定)。上體保持正直,臂半園,腋半虛,肩稍後張,使心胸開闊,呈虛靈挺拔之勢。雙手手指相對,相隔三拳左右,位於臍下,拳心向上,有如抱一大氣球),嘴微張。全身放鬆,但鬆而不懈,保持似笑不笑,似尿不尿的狀態。
扶按式:兩臂稍擡起,手指分開稍彎曲向斜前方,雙手位於臍際,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飄浮水中的大氣球上,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撐抱式:兩臂擡至胸前,鬆肩,肘關節稍下垂,雙手與胸間隔一尺,手指分開,手心向內,抱物狀或手心向外與提抱式同。
分水式:兩臂稍彎曲並向左右側自然伸展,雙手保持在臍橫線以下,手指分開,手心向下有如分水。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休息式:
第一式:雙手反背貼於腰部,或將雙手插入上衣袋內,大拇指露出。其他要求與提抱式同。
第二式:兩臂擡起,兩肘彎曲,搭扶在相當於胸高的欄杆上兩腳前後相距約四橫指。前腳滿掌著地,後腳腳尖自然著地,兩腳可不定時的輪換。
第三式:臀部輕靠桌邊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雙足並立,腳跟提起。雙手插入上衣袋內,大拇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貼腰。左腳在前,全掌著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腳在後,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爲軸,緩慢、自然的轉動。頭微左歪(最多不超過一拳頭)全身重量主要放於左側使右側處於鬆懈、舒展狀態。如是,左右()前後()作不守時輪換。
坐式:
一般適用於病情雖然較重,但身體又有一定負擔能力(如暫時不適於作站式的重關節炎等),以及肢體殘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能作爲站式練功爲主的一種輔助功法。
第一式:端坐椅邊,身軀直立,閉目、嘴微張。兩腳平行或八字分開(相距約四拳頭),腳掌與腳跟均著地,兩膝彎曲約九十度,雙手放於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園,腋不虛,全身放鬆。
第二式:兩腳向後收,腳跟離地作裏八字狀。兩膝彎曲40~50,又手放於大腿根部或兩臂擡至胸前約一尺,手指分開,指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內作抱物狀或掌心向外作撐物狀。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第三式:兩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著地或稍離地面,雙手放於大腿根部,或兩臂擡至胸前約一尺,作抱物狀。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臥式:
一般適用於重病,或不適宜起床的患者,也可作爲以站式或坐式練功爲主的一種輔助功法。
第一式:身體仰臥,閉目,嘴微張,兩腿平直分開(不超過肩寬),或兩膝微曲,足跟著床,雙手放於小腹部位,肘著床,腋微虛。全身放鬆。
第二式:雙手放於身體兩則,手心向下或向上,肘著床,腋微虛。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第三式:兩臂擡至胸前作抱物狀,肘著床,兩膝微曲。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第四式: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或兩臂擡至胸前作抱物狀,兩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腳面下壓)或兩膝微曲,足尖回勾。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行走式:
對一般患者多作爲一種輔助功法,但對於肝臟病患者,練功初期多與站式等並重使用。
第一式:兩手插上衣袋內,拇指露出,兩腿微曲,又肩向後舒張,腋半虛,上體呈懶洋洋後依狀,閉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輕鬆舒適的感覺時,一隻腳開始作欲動欲止,欲止欲動的懶狀前移(一拳左右),邁出左腿時,頭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腳交替前進,有如趟泥。
第二式:雙手反背貼腰或自然伸向身體兩側,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半伏式:
一般對於消化系統有病的患者療效較好,可作爲單純或輔助功法。
第一式:雙手扶按在椅背上,或雙肘搭扶在桌面上,閉目左腿在前稍彎曲,右腿在後自然直立,臀部後依,腹部放鬆,頭部可輪換向左右偏側,兩腿可交替使用。
第二式:兩腳平分開,兩膝微曲或直立,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第三式:將棉被垛於床沿,兩腳平行分開,或一腳微向前立於床沿,兩臂半圓撐開扶於被上,手半握拳,下額自然著於拳上,其他要求與一式同。
意念活動:
意念活動的目的,主要在於凝神定念,誘導入靜。所以意念活動的過程,也就是克制雜念,萬念歸一的人靜過程。意念活動的原則,設想的事物或情景,應是輕鬆舒適,心曠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緊張的或不愉快的。



【提要】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6
一般應用有以下幾種:
放鬆活動:  一是以似笑不笑,似尿不尿的方法體會整體放鬆,一是從頭部向下體會放鬆,繼而頸項、兩肩、兩臂、兩腕、兩手,胸背、腰腹、胯、腿、腳、一直到腳趾。如是上下迴圈不已地反復進行。但是這些整體的上下全體放鬆,初學者還不易做到,必須先從逐段放鬆開始,熟練後,再按上述方法,進行整體放鬆活動。
逐段放鬆法: 先後部,再前部,即先從頭頂開始,從後頭、頸項、雙肩雙臂雙手(開始時如果不能左右同時放鬆,就先鬆一邊,後鬆一邊,熟練後再時時放鬆)、背、腰、臀、胯、大腿後面、腳趾,反復進行三五次,再從頭頂、眼皮、顔面、口、頸,再從天突左右向兩肩的前面、兩臂的前面、兩腕、兩手、胸、腹、腿的前面、腳面、腳趾。反復進行三五次。熟練後,再上下左右一起進行。這種放鬆活動,可做爲站樁功的基本意念活動,初學練功者,無論採取何種姿勢,都必須先學會放鬆,然後再作其他意念活動。
遠聽活動:  一般先從近處聽起,越聽越遠,直到細聽極遠方微弱的聲音。聽遠時切忌急躁。也不應死聽一個聲音,而應漫無邊際由近及遠的細聽微弱的聲音。
逆水浴活動: 設想自己笑臥於適應本身舒適溫度,上下流通的浴池中,水自頭部緩緩下流,永不間斷。
淋浴活動:  設想自己在浴室中進行適宜本身舒適溫度的淋浴,水不間斷從頭部緩緩流到腳下,然後用耳注意聽沖到腳下的水流聲音。
半身浴活動: 設想自己的下半身泡在適應本身舒適溫度的水中,體會其感覺。
直立水中活動:設想自己直立在適宜本身舒適溫度,將要沒胸的水中,水從四面八方緩緩向向體衝撞,任其自由搖擺。
生根活動:  設想自己如千年鬆柏之勁立,兩足穩如生根,不爲颶風吹動。
趟泥活動:  設想自己在深沒腳腕,適宜本身舒適溫度的泥水中行走,雖有阻力,仍可緩緩前進。
踩棉活動:  設想自己腳踩在鬆軟舒適的大棉花包上,並不時的使身體左右微擺。
依靠活動:  設想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軟舒適的東西上休息,全身輕鬆,沒有任何負擔。
懸發活動:  設想自己有幾根頭髮系懸於矮樹枝上,既要保持頭髮的直立狀態,又要使其不斷,如是,則全神貫注於頭頂之上。
搭扶活動:  設想自己的兩臂搭扶在欄杆上,或雙手扶於飄浮在水中的氣球上,使全身始終處於輕鬆舒適的狀態。
反觀內視活動:練功時,如萬念紛至,不易排除,則可反觀內視,體察身體各個部位是否輕鬆舒適,如發現某部不鬆不適,即有意地將其放鬆。如是,精神意念完全寄於體內,反復體會在全身輕鬆舒適的感覺,雜念不排自除。
聽之任之活動:練功時,如雜念很多,不易克制,則聽之任之,順其自然,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認爲我身如海,雜念似波,風浪雖大,無損於我,風平浪靜,水自無波。如是,雜念則不期制而制。
吸收活動:  練功時,如雜念難於克制,即可儘量吸收,認爲我心如烘爐,雜念似枯葉,四面八方,來者即熔。如是,能使心胸開闊,膽氣壯大,正氣一勝,邪念自負。
集散活動:  當練功有了一定基礎,守全體會到全身輕鬆舒適的感覺後,即可以練功過程中,不時地將這種感覺,由全身集中於身體某部,然後再放散於全身。如是,將這種集中與放散反復進行,不但可以收到整體鍛煉的效果,而且對局部病變很有好處。
靜觀活動:  設想自己站、或臥在優美舒的地方,若即若離地靜觀滄海,明月或優美的景物。心曠神怡,逐漸達到迷離忘我的境地。
天人合一活動:設想自己站、坐、臥在優美舒適的地方,體會我身爲大氣所包裹,逐漸感到我身與大氣融合爲一體,極爲舒適,飄然自得,逐漸達到忘我的境地。
注意事項:
練功前,應排除大、小便,並把衣扣腰帶鬆開。練功開始,可將頭微向後仰。兩臂上舉,兩腳跟著隨著身體的左右微擺或轉輪換著地或離地。使身軀呈挺拔狀(與伸懶腰頗類似)然後使身體逐漸復原,沈靜少時,即按著準備鍛煉的姿勢,全身放鬆,正式練功。練功結束時,可雙手扶膝順向或逆向轉動數次,然後兩臂做數次斜前後的擺動,可按照醫生所教的簡單按摩方法按摩。
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功。
練功時應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過猶不及。
練功時間的安排因人而異,一般身體較好的,可從十分鐘開始,身體較差的,可從五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延長。時間的延長,可以是漸進的(如從五分種延長到六一七分鐘),也可以是跳躍的(如從十分鐘延長到二十分鐘)。練功次數每天可進行二三次,多不過五次。練功時間長短及次數多少,以有餘力,有餘興,舒適得力,不超過本人身體的負擔(不疲勞爲原則。如是,才能達到周身舒適,氣血流通,心神得養,筋骨健壯的目的)。
練功過程中,可能産生酸麻疼痛、津液增多、哈欠、打嗝、虛恭、刺癢、蟻走、發熱、出汗等感覺或現象,甚至多年前的外傷部位在練功其又有疼痛、刺癢的感覺。其實這些都屬於練功過程中的正常反映,過一定時期後即自然消失。最後會達到全身的極度輕鬆舒適,産生肢體喪失感,從而使病情顯著好轉或證狀消失。



【提要】站樁功要點——王薌齋 王玉芳 -7
凡是練過注意呼吸、意守丹田功種的患者,在初習站樁功時,應放棄原來的練功方法,因二者在練功基本方法上有矛盾,故對於初學站樁功的患者不宜同時並舉,否則不但不易奏效,反而會産生胸悶、氣短、頭昏等反應。
患者應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堅持練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認真遵照醫生指導練功,不間斷,不向困難低頭,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站樁功法二十四式:
站式:
預備式:兩腳開立約與肩同寬,初站者可站成八字形,兩腿直立放鬆,或略彎曲,雙手反背貼於腰部(放人上衣兜內亦可),十指分開各彎曲,鬆肩、含胸。
浮托式:兩腳同預備式,兩膝略彎,最大彎度前不過足尖,兩腳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於腳掌稍後外,兩手提於肚臍左右,臂成半圓形,鬆肩撐肘,手心向上,十指分開略彎曲,雙手向上,十指分開略彎曲,雙手指相對,距離二拳左右似托葉個氣球,上體保持正直,臀部下蹲,似坐一個高橙,目微閉,嘴微合,心胸開闊,面似笑非笑,自感全身浮飄,有虛靈挺拔之意。
扶按式:兩臂擡起微彎曲,手心向下扶按,十指分開兩手距離約與肩同寬,高度與臍平,其他要求同浮托式。
撐抱式:雙手輕輕提起,放於胸前,遠不過尺,近不貼身,十指分開微微彎曲,手心向裏如球抱狀,鬆肩墮肘關節稍下垂外撐,其他要求與浮托式同。
推託式:根據撐抱式,雙手手心反轉向外,似推物狀,其他要求同浮托式。
渾圓式:兩手提起在胸前,手心向內兩手指向下,高不過肩,其他要求同撐抱。
前後分水式:兩足站成丁字步,膝微曲,雙手在胸橫線以下,手心向前爲前分水式,手心向後(拇指向下)小臂後擰爲後分水式,全身放鬆,似在水中游泳。
坐式:
端坐椅邊,身軀直立,再膝自然分開,兩膝約爲90。雙手輕放於大腿上,手心向下,亦可手心向上似托一氣球,鬆肩撐肘,頭正;閉目,嘴微笑,全身放鬆。
兩手放在胸前,鬆肩提托,距胸遠不過尺,近不貼身,十指分開,全身肌肉放鬆,意念似托一氣球,其他同坐式1
兩腳前伸,兩腳放平著地,兩手撐托,其他要求同坐式12
正坐,將手舉肩前上方,雙手距離略寬於肩,靠背含胸墜肘,頭上領,兩腳提起回勾,全身左右輕輕搖晃數十次後自然穩定放鬆。體弱者也可把兩手放於大腿。
臥式:
身體仰臥,兩腿平伸,約與肩同寬,閉目嘴微張,雙手放於小腹部,枕頭高低相宜,全身放鬆如在水中蕩漾。
兩手放於胸前,手心向下,鬆肩墜肘,意念似聽風雨之聲,兩膝提起,兩腳分開約與肩同寬,其他同臥式1
兩膝提起,彎曲約爲45度,雙腳平放下踏,兩腳分開,約與肩同寬,兩臂擡至腳前,手心翻轉向上,手指向時前方,肘離床半尺左右,注意肩部肌肉放鬆,頭部同臥式1
兩臂擡至胸前作抱球狀,肘離床半尺左右,注意肩部肌肉放鬆,其他與臥式3同。
行走式:
雙手搓按式:
兩腿微彎,兩手分開,雙手似扶按彈簧,帶領全身移動,兩足擦地出步,前足似踩一小球滾動,兩足輪流倒換,上領下隨,目向前視。
雙手揉球式:
足站丁字步,兩臂擡起在胸前,兩手似揉球狀,左手心向裏,右手心向外,十指分開,似直非曲,臂半園,腋半虛,兩手慢慢轉動,似揉一氣球。
輔助功:
雙手扶椅:雙手扶椅,距離約二尺左右,鬆肩,腹部放鬆,臂部向後掀,兩腳站丁字步,也可兩腳開立,稍寬於肩,上體向前傾斜,頭上領,帶動全身微微搖晃數次後穩定不動。
雙手扶樹:
雙手扶樹一上一下,腳站丁字步(可輪流調換),上體向前傾斜,閉目,頭向前微低,或向左右歪斜,意念腳似踏棉花包,頭如繩吊系,自覺全身輕靈並有睡意之感。
按摩式:
兩腳開立約同肩寬,雙手扶按肚微微顫動(雙手在肚臍左右,雙手在肚臍上下,雙手按肚臍處,時間不限)。然後手背貼腰,以頭帶動全身慢慢左右轉動(向後看)。
金雞獨立式:
直立挺拔,左腿提起,腳尖回勾,右腿彎曲,臂部和足跟成直線,左手搓按,右手提攜,頭領脊柱神經,目向前視,精神集中。
丁八式:
足站丁字步,兩足距離同肩寬,檔撐,兩膝分爭,三夾兩頂,前足著地,足跟略擡起,後足吃力,前四後六,兩臂擡起,手指向前,三分撐,七分抱,頭領脊柱神經,目向前視,精神集中。
降龍式:
兩腳大步分開,前足橫平放,前腿弓,後腿繃,兩臂分撐,一手向前,推託式,一手向後搓按式,頭向後扭,目視後手虎口,精神集中。
伏虎式:
形如丁八式,前四後六,前腿弓,後腿撐,三夾兩頂,鬆肩撐肘,雙手虎口向前,左手提抓,右手搓按,頭帶動全身,目向前平視,精神集中。



王玉芳談大成拳站樁
http://www.chinadmd.com/file/xatsp36esou3wsivzrcrzwcs_1.html
玉芳談大成拳站樁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縣先父王薌齋創始的(1885~1963年)。先父幼年從深縣郭雲深老先生習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後遍游祖國各地,博采各拳術名家之長,創造了內外一體意動一致的大成拳;並在一生數十年實踐中,對該拳理論和實用有很大的提高和發展。

大成拳站樁具有簡便易學、不講場地、不費力、不求外形多變化的特點,故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只要思維正常均能掌握功法要領,注重意感與精神。
站樁不講求套路和招數,無論動靜都以意為導引。

大成拳兼重養生與自衛兩個方面,樁法也分養生和技擊兩種。養生樁是基本功,從拳術來說,養生樁在於變動求整、祛病健身、增強體力,為學習拳術創造條件。

樁法特點
在運動鍛煉中,使人全身各個器官、細胞同時獲益,這就是本樁法的特點。
此外,由於沒有任何招式、套路的限制,在運動時腦神經不受刺激、不緊張,
能夠得到休息,這也是與一般運動不同的地方。

樁法是鍛煉全身的功夫,人身是一個整體,雖然分身、手、頭、足等不同
部位,但不能分別而論,故不能偏重某一部分鍛煉。意拳樁法是統一意念、統
一動作、統一力氣、全身同時一致鍛煉的基本方法。

站樁雖然仍屬肌肉筋骨的鍛煉,但若要身體內部起變化,則要以形為體,
以意為用,意灌全身,以精神內斂為主。所以,在站樁鍛煉時,一切動作、意
念活動都要從整體出發,從整體著想。這是大成拳樁法的特點。

站樁注意三個基本要點
1.精神集中(思想、意念集中):站樁時,首先要凝神定意,默對長空,目光遠望,掃除萬慮,什麼都不想,使思想意念高度集中,所謂內念不外遊,外緣不內侵;最後要做到即便有人、物在身邊走過或移動,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2.周身放鬆:要做到內外都放鬆,四肢百骸、大小關節和內臟盡可能放鬆,但是要求鬆而不懈。鬆是很重要的,從練習意拳來說,要貫徹始終,而又是相輔相成的。
整體放鬆以後,可以適當用意,不過用意時不要過於緊張,要用意而不用力,否則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覺。
3.呼吸自然:呼吸不要人為的有意造作,氣不可提,也不可故意沉,要求做到勻靜自然,和平常一樣。

站樁時,思想意念集中是基本要求,而初學站樁時,精神集中卻很難做到,有時越想擺脫雜念,反而想的越多,這樣就會影響練功。如果遇到雜念紛至、一時擺脫不了時,站樁者可以任憑思想馳騁,想到一定時間自然就不想了,也就靜下來了,這是先父王薌齋教拳過程中講的一個道理,可以試一試。另外,站樁者如患有某種疾病,往往越靜越要考慮病灶,我們要求站樁者儘量不去想,這才有利於身體的康復。

站樁時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頭:頭要正,收頦直頸,好像有繩上提,但要似頂非頂,面部似笑非笑。
足:兩足平放,意向下坐,足趾有扒地之意,足心虛涵,膝部微屈同時上縮,不可用力,用力則不穩。
胸腹:脊骨要自然豎直,鬆肩墜肘,臀部似坐高凳,心窩微收,小腹常圓。
頸:要求頭直目正。
齒:牙齒上下銜接,但不要用力扣合。
舌:舌尖微卷,似頂非頂,自然為主。
口鼻:呼吸自然,口微張,露一縫隙,不要閉氣,呼吸方面達到舒適為原則。
目:兩目前視,稍向上方,遠望眼前景物好像為輕霧所遮,隱約可見,這是精神內斂的意思。如兩眼輕輕閉合,則要精神內視,收視聽內,但切忌意守眉心。
耳:凝神靜息,好像極遠處微細的聲音都能聽到,這就是先父王薌齋講的斂神聽微雨的意思,也有助於精神內斂的鍛煉。

站樁一般要領和姿勢  
姿勢以站式為主。站樁時,首先要氣靜神怡,思想集中,而後雙手下垂,自然直立,足跟並齊,足尖外分,約成45度,要平要穩,再將全身挺拔一下,使身體盡可能放鬆,然後兩足左右分開,距離與肩同寬,膝稍屈,身體略向下坐。頭之百會,毛髮數根如線系,用意不用力。
至於間架安排,主要是手臂,因人而異。因為大成拳樁功是雙重樁,只要符合前述原則和要求,左右或插、或抱、或推、或按都可以,只要兩側對稱而站樁者做著感覺舒適就行了。

但要注意全身不許有平面,大小關節都要六處不曲,同時如兩手輕輕提起,要高不過眉,低不下臍,臂半圓,腋半虛,左手不往鼻右來,右手不向鼻左去,往懷抱不貼身,向外推不逾尺,雙手變化在這範圍裡

大成拳樁法基本姿勢有五種,雖可因人而異,或增或減都不出此範圍。

下面著重介紹兩種樁法,適於治療各種常見慢性病。
1.按上述要領做好準備後,雙手下垂,十指有直插入地的意思,但只能用意不能用力,兩肘稍屈向斜上方微提,以舒展筋絡,並有外撐裡裹之意,肩要平,腋虛含。
2.兩手向上抬起,高與肩平,兩手位於胸前,不超越腳尖。手心向內,形如抱球,手指分開而微屈,手稍下垂,腋下虛涵

在意念中,兩手像抱著一個紙球,如果抱緊了,球就要癟下去;如果抱鬆了,球就要掉下去。可是只許用意念想,而不能用拙力抱。

站樁前的準備和站樁後的整理
站樁時首先要氣靜神怡,精神集中,而後全身挺拔一下,盡可能放鬆,這些準備活動在前面已經講到了。

初練者在站樁的過程中,由於原則要求、要領還掌握不好,也可能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如胸堵、肩緊、腿酸等。胸堵是上下沒有抻開,上提下墜抻開,胸部自然舒暢。肩緊是鬆的不夠,用意放鬆,肩緊自消。腿酸是初站時間過長,肢體還不適應的緣故。所以開始可以少站,以後站的時間逐漸加長,肢體適應了,腿也就不酸了。至於肝胃疼痛,心跳沒有減少,反而感覺加速,則是本身疾病的反應,只要堅持站下去,這些現象自會減少、消失,疾病也就得到適當治療。

站樁開始時還要注意取下手錶,放鬆褲帶,脖不要扣過緊也要解開放鬆,免得影響血液迴圈流動。

這裡再講一下站樁的時間,開始站樁,可以盡自己可能,站五六分鐘、七八分鐘以至十分、二十分鐘都可以,一感覺疲憊,就可以停止,保有餘力,也就是適可而止。還可以增加次數而減少時間,按累計時間計算。總之,站的次數和時間可以逐漸增加,以站完感覺舒暢為主。

站樁後,可以來回走一走,或雙手背抵腰際左右晃一晃,還可以兩手五指聚攏,分別在左右臂、腿、上下身輕輕敲打幾遍,都有疏散筋絡、緩弛筋肉的作用,和一般運動後的整理活動的作用相同。在站樁的過程中,如能用大成拳內勁按摩腹部等部位,效果更好,但這需要有人輔助,一般不易做到。

站樁練功姿勢
大成拳站樁功的基本姿勢分為站式、坐式、臥式和行走式四種,其中以站式應用最廣、效果最佳,但每個類型又有幾種不同的姿勢。為什麼要設這麼多的類型和姿勢呢?因為人有性別、年齡、體質、病情的差異,不同情況的人所能承擔的運動量也不同,為了擴大大成拳功適應範圍而設置各種不同的姿勢來適應於各種不同的人,使學者根據自己體質來加以選擇。

撐抱式:自然直立,氣靜神怡,意念與天地合一。頭居人體最高處,為一身之主宰,不宜傾斜;周身舒展,微有挺拔之意;橫步展開時,兩足尖向前平行站齊與肩寬,不可前後參差,腳心涵虛不可吃力,如果足用力,則站不穩,心頂於頭,氣機受阻,全身關節不靈,怎能求其穩定;臀部略向下坐,似坐高凳,膝關節微有彎屈,小腹常圓,雙手慢慢移至胸前,高不過眉,低不過臍,鬆肩墜肘,腋半虛,臂半圓,雙手距胸一尺左右,手心向內如抱球狀,手指分開而微屈,兩手指相距二三拳遠,心窩微收,頭直目正,面部似笑非笑,牙齒上下銜接,不要用力扣合,舌尖似頂非頂,自然為主,呼吸求自然,嘴微張,以達到舒適原則。遠望景物好像為輕霧所遮,隱約可見,或兩眼輕輕閉合,要精神內視(收視聽內),切忌意守眉心。靜氣聽極遠處微細的聲音,由近到遠,漸漸就聽不到了,感到耳邊有聲響,就像下雨一樣作響(圖1)。

浮托式:兩腳同前式,兩膝略屈,但不過腳尖,臀不過腿跟,兩腳力量平均,全身重心置於兩腳中間,兩手提於肚臍左右,臂半圓,腋半虛,鬆肩墜肘,手心向上,十指分開略彎屈,雙手手指相對,距離三拳左右,似托一個氣球,頭直目正身直,臀部似坐高凳,目似閉非閉,自感全身漂浮,有虛靈挺拔之意(圖2)。


渾元式:身體直立,雙腿站成丁八式,雙臂抬起,小臂下落,手心向內,十指分開,雙腕用力,手指用意下指地;設想自己如千年鬆柏挺立,兩足穩如生根,不怕颶風吹動,因而站如鬆,適合體力強者(圖3)。

矛盾式:設想自己如千年鬆柏挺立,兩足穩如生根,成弓箭步,撐肘,目從虎口遠視,此架式講求形、意、氣、力相合(圖4)。



形(姿勢)與意(意念活動)二者不可偏廢,才能收到靈活適宜的配合。
單側揉球式:兩足站成丁八步,兩臂抬起在胸前。兩手相距約2~3拳,十指分開,手心相對,似揉一球。目遠視,左手在前、右手隨後。要領是:左手背向外撐拉,右手隨著左手推,推到前方時,雲手換位,右手背向外撐拉,左手隨著右手推,左右兩手反復互換,慢慢轉動;臂半圓,腋半虛,前進後退或原地活動都可(圖5)。

丁八式:身體直立,精神集中,目遠視,虛靈挺拔,腳站成丁八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撐襠,兩膝分爭,三夾兩頂(大腿根夾、膝窩夾、腳脖子夾;膝蓋頂、足趾頂),前腳著地,腳跟略抬起,後腳吃力(前四後六或前三後七,指的是腿的擔負力量),雙手抬至胸前,手心相對,十指向前(圖6)。

金雞獨立:身體直立,精神集中,雙臂抬起,手心向下,平放胸前,三分撐,七分抱,十指分開,似按水中氣球,虛靈挺拔,臀部似坐,左腿抬起,腳向外蹬,腳尖稍微回勾,右腿彎曲,臀部和腳跟成直線,目向前視,兩腿可輪換,時間以自身體力而定(圖7)。

加力降龍:兩腳大步分開,身體前傾,前腳腳尖向外橫平放,前腿弓,後腿繃,兩臂分撐,一手向前似推物狀,一手向後成搓按式,頭向後扭,目視後手虎口,精神集中(圖8-1)。


降龍式:見加力降龍式,動作減小,神意要足(圖8-2)。


伏虎式:身體直立,大步分開,形如丁八式,前四後六,前腿弓,後腿撐,三夾兩頂,兩手在膝蓋上部,兩臂撐抱,似捉一虎,左手提爪,右手搓按,頭帶動全身,目向前平視,精神集中(圖9)。

分爭式:頭要撐擰頂縮,肘似橫,手腕勾錯斂抗,抽胯提坐,撐膝,手往後拉,力量放遠,手拉前指,力量則後來。全身處處都有逆力,動時要給自己設立阻意,大小關節才無處不爭。總之,在多種力量的分爭中求統一(圖10)。

前後分水式:兩足站成丁字步,膝微屈,雙手不要高過胸,兩臂分開,手心向前,為前分水式;手心向後,拇指向下,肘帶小臂後擰者為後分水式。全身放鬆,似在水中游泳,此式要穩緩,雙腿可倒換,要用意來領會(圖11)。


蜻蜓點水:身直立,面向前方,利用手的彈力,斜面展開雙臂,腳隨雙臂動作幅度自然前伸,穩踏重心,用腕帶動手指,似按水中球,兩腳總是一實一虛,起落自由,隨意念掌握(圖12)。



神龜出水(1):設想自己身體如浸水中站立。縮身若有鑽提放縱之形,同時雙臂得勢揚起呈環抱狀。臂半圓,腋半虛,雙手變化,搜索裹其力抽胯下坐,重心移向後足(圖13)。



神龜出水(2):卷身催胯,以腰為軸,螺旋揚其身如龍出水,同時頭、身、手、足、肩、肘、膝、胯等大小關節同時牽動,重心前移,雙臂與身成反向運動(圖14)。
神龜出水(3):身體重心前四後六時,雙手如按水面之球,頭帶全身起伏,要均整,氣貫一致,目光如視汪洋大海,顯示出波瀾壯闊之勢(圖15)。





我對王薌齋先生氣功療法(站樁療法)的實踐和體會 / 何鏡平
http://www.hhfg.org/fjyx/f186.html
氣功在治療慢性病和鞏固療效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氣功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有:內養功、強壯功、站樁療法等等,這些功種的治療作用不同,練功方法也不一致。內養功、強壯功練功時採取守竅和注意呼吸的方法,偏重於靜的一面,多屬內功,站樁療法則是姿勢鍛煉與意念活動同時並舉,採取動靜結合的練功方法,既屬內功也屬外功,是一種簡單易行合乎多快好省的氣功療法。由於氣功和種類方法雜,以致部分初學練功的患者,缺乏對氣功的正確認識,單純按照一些氣功書籍記載進行練功,只學表面不注意實質,甚至一味追求某種感覺,結果雖費了很大功夫,苦心堅持練功,往往收不到理想的療效,還可能發生流弊。而某些擔任指導氣功的醫務人員,不能親自練功缺乏實際體會,因此,在指導患者練功時,也極容易流於形式,這樣就不可避免的使一些人認為氣功是不可捉摸,又不易掌握的治療方法。而另一些人把氣功看的過於簡單,以致對氣功能否治病方面,產生了疑慮。不少的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在這個情況面前,非常希望從文字上看到一些,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正確認識、掌握、運用而又切實可行的練功方法,從而達到少走彎路保證療效的目的。

在這樣共同意願的前提下,我覺得在氣功中比較簡單易行,療效又好的站樁療法,目前向大家推薦,是較為適時的。站樁療法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養生術,也是我師王薌齋老先生五十多年來作為給人治病強身的方法,具有治病與健身作用。有些人剛一聽站樁二字,就認為都是站式練功,其實站式練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其它如坐式、臥式、行走式、半伏式等都包括在站樁法之內,並且各有其獨特做法。站樁療法的練功方法既多,以前又很少有人把這個功種的全貌公開出來,所以,這裡就需要細緻的介紹,這不僅使初學練功有所遵循,重要的是希望練功愛好者,在通過理論實踐緊密結合過程中,不斷加深體會,從而把這份寶貴遺產,進一步的發掘整理,使之繼續向前發展。 

一、站樁療法的起源變化與發展
1
.站樁療法的起源及早期應用範圍
站樁是我國古代養生術之一種,歷史悠久,研究起源於何代,因缺乏文字記載,無從考察。總起來說這種方法,是我們祖先向疾病災害和自然界中毒蛇猛獸競爭生活過程中,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總結,幾千年來,很多文人武土大都依此方法來修心養性。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內,就有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記載。後樑武帝時天竺國香王之子達摩,行教游於漢土,又把洗髓易筋法傳人中國。從此以後,站式練功方法比前又完善許多。由於不斷的向前發展,至唐代明確地分出兩大主流即:臨濟、密宗兩派。在這兩派基礎上,相繼又傳出插條、柔扛、三折四肢功、八段錦、金剛十二式、羅漢十八法等,由於各家的體會不同又分離支派,以後派別之多,已無從記數。派別越多則各持自己偏見,互相爭峰傾軋,以致真偽難辯。而且其中較好的方法逐漸變為少數人之私有物,密不傳人,傳出者只不過九牛之一毛。到了宋朝末,帝王將相因為沉醉于金迷生活,體質虛弱意志消沉不能適應站式練功,再加以當時的一些醫士把佛門道家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養生方法,肆意宣染、大吹大擂,愚弄人民修行練丹成仙,自立派別,因此,禪坐之法大為盛成,吐納之說風靡一時。從此,站式練功受到歧視。後來有些方式又把整個練功養生法,分別綜合出道派”“列仙派”“拳技派,而在拳技派中也掛上了迷信色彩。隨著朝代的變化,真正的練功方法,逐漸被湮沒,殘留者只點滴散見於民間。 

站樁方法在古代,並沒有把它當作醫療手段的概念,只當做練習拳術過程中健身的步驟。因為一般拳術,都有其完整一套姿勢,只想把每一架式的真正精神力量表達出來,沒有良好的身體基礎是不行的。這樣就必須用養生方法充實內部,站樁就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當站樁到一時期後,元氣壯旺,身體內部逐漸充實則會產生內勁,這種內勁,從招數練習中是難以尋求,只有站樁練功不動的過程中,才能較快得到,拳學上所謂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乃是生生不已之動的意義就在於此。有了生生不已的內勁之後,才能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然後逐漸學動,才能真正體會出動的實質。凡有拳術修養的人都知道,最早的太極拳有太極樁,也叫站架子,八卦拳有八卦樁,形意拳有形意樁,雖然各家拳站樁的姿勢方法不同,但其用意卻屬一致。這種練功方法,舊社會由於受到私有制觀念的限制,外人很少知道,一般所傳出的一招一式練法,當然也有其一定健身作用,若與真正的養生健身法相比,那就相距得很遠了。
  
2.站樁方法在近代的變化發展及對醫療上的價值
站樁方法傳至清末,知道其全部梗概者已寥寥無幾,只不過李洛能先生等,有限數人而已。以後李先生又把這種方法傳授給河北郭雲深先生,郭先生把全部方法傳授給王薌齋先生。王老先生因自幼多病,自從學會站樁練功不僅病痊癒了,身體也變得格外壯實,現年已近八十,從外貌上看不過六十多歲。雖是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與其比起力量恐仍難以勝取。王老先生年輕時,就注意到站樁在醫療上的作用,五十多年來一直細心鑽研,並運用這種方法,作為給人治病強身的手段,治療各類型疑難大症已不勝數。由於留傳下來的站樁功方法比較簡單,只有少數幾個姿勢,王老先生在其治療實踐過程中,覺得只用幾個方法治病,無法適應各類型患者的需要,於是又博采古書尋師訪友,廣泛的採納了祖國醫學中有關養生方面的精華,參研究討彙集一爐,最後總結出一套較系統的治療方法,同時又不斷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改善,使幾千年傳留下來的養生方法日趨完善。解放後在黨的中醫政策的指導下,站樁療法已被視為一種醫療方法。經很多醫療單位採用,逐步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成為人民衛生保健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據一些醫院治療情況來看,有些認為不易醫治之病採用站樁療法以後,獲得奇效。可以肯定,這種寶貴的祖國醫學遺產今後在黨的大力培養下,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可以在祖國醫學史上,留下其光輝的一頁。
  
二、站樁療法的適應症及其特點
1
.站樁療法的治療應用範圍
站樁療法的治療應用範圍很廣,可以對一切慢性疾病都有較高的療效,尤其對機能性和一般軀體疾患者的收效比較快,一些患者在經過不太長治療以後,食欲、情緒、睡眠、血壓、局部疼痛等症狀,就會有著顯著好轉,能很快的恢復健康。通過許多生動事例可以得到證明,例如,神經衰弱以頭昏症狀為主的患者,在站樁治療結束後,眼前即刻後現一片清新景象。如能每天堅持練功,完全可以改變頭昏視物不清症狀。以失眠症狀為主的患者,應用站樁療法以後,能較快的達到入睡深沉的目的,並可擺脫長期依靠安眠藥維持睡眠的狀況。從北醫第一附屬醫院綜合快速治療神經衰弱第二批118例患者中,明顯可以看出其中有84例在站樁治療結束後,即刻有自覺頭昏、頭痛症狀減輕,身體有格外輕鬆舒適感覺;其中21例在遠期表現出精神、睡眠症狀好轉,食欲增加的情況;其餘13例,由於合併症等其它原因,無大變化。此外在應用站樁療法治療關節炎、潰瘍病、高血壓、前列腺炎、及皮膚科等許多疾患中,都收到了相當滿意的療效。由此可見,站樁療法治療慢性病的應用範圍最為廣泛,而沒有局限性的。
  
2.站樁療法的特點
①練功時不必有意識的注意呼吸意守丹田,採取自然呼吸的方法,通過意念活動與姿勢調配,最後達到慢、深、細、均勻腹式呼吸和人靜的目的。因此決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②實踐證明,在站樁冶療過程中,很多患者在初學練功時,雖未達到人靜程度,也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
③站樁療法簡而易行,無論行、站、坐、臥,隨時隨地都可練功,不需要特殊設備,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容易被廣大群眾所掌握,完全符合多快好少的治療原則。
④站樁療法中的姿勢與意念活動調配方法較多,醫生可以臨症參照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況,進行辯證施治。這樣從患者實際情況出發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⑤站樁療法是動靜相兼的練功方法,即能休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特別是站式練功),因此不僅應適於治療,更重要的是能起到健身作用。可使原來體質較弱的逐漸強壯,強者更強,完全可達到保持青春,防止衰老,卻病延年的目的,這也是站樁療法的最大特點。 

三、站樁療法的機制研究
有關站樁療法的機制問題,從中國的一些經典醫學文獻中,目前還沒有發現完整系統的論述,不過根據一些醫院、專家的實驗研究結論,結合我個人的認識,對站樁療法的機制,可以提出以下幾點探討性的論述。其中難免有很多不全面甚至錯誤的地方,還有待於今後繼續鑽研和整理。
  
西醫部分
1
.站樁療法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及大腦皮層的影響
站樁療法本身是一種靜中求動,動中取靜,動靜結合的治療方法。練功時要求患者擺好一個姿勢以後,通過軀幹四肢,保持不動的過程,使肌肉活動增強,而形成一種持續不斷的輕鬆的靜力性緊張。因此,就可能從肌肉發出衝動,傳向中樞神經系統,然後相應的由中樞神經系統發出衝動,傳向身體周圍。這樣使內向的衝動,與外向的衝動相結合,而達到統一,肌肉活動增強,相應的使中樞神經系統得到增強,所以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有些患者在進行站樁治療過程中,雖未達到人靜程度,而也要以收到較高療效的關鍵也在於此。
  
其次是站樁治療時,通過形體意念的放鬆,最後達到人靜階段,這就是主動性抑制狀態的表現。其人靜的深淺程度,是與大腦抑制狀態的分佈有關。如果抑制程度只局限於大腦皮層,即屬於淺的人靜,或稱不完全的抑制。如果抑制程度擴散到皮層下部,即屬於深的入靜,都是大腦皮層的主放性抑制增強的這種表現,會逐漸消除大腦皮層由於疾病影響所產生的興奮灶,可以改變興奮抑制不平衡狀態。這樣對恢復疲勞的大腦細胞功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進一步說,人體內臟器官,都是在大腦皮層機能的正常情況下進行工作,如果大腦皮層機能發生病理變化時,則在其控制下的心臟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就有產生疾病的可能。反之疾病發生病變以後,往往也會影響到大腦皮層機能的正常。而站樁治療本身,是屬於整體療法,它是通過調整大腦皮層機能,來控制疾病的發展,從而有利於局部疾病的好轉與消失,同時也可阻止由此所產生的惡性循環後果。
  
2.從臨床及實驗研究中印證站樁療法的治療疾病作用
①站樁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到,患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唾液增多、流淚、哈欠、打嗝、虛恭、顫動、肢體喪失感、出汗、身熱、酸麻脹痛感、困倦欲睡、頭腦清醒、全身輕鬆等反應。這種反應可以認為在站樁治療的影響下,使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或呈時間性的正誘導,而對皮質下植物神經系統也起到了調節平衡的作用。大多數患者,站樁治療到達一定程度後,一般反應變得不明顯,而全身輕鬆舒適表現得極為突出,同時體質變得格外健壯,有利於健康的恢復。
②蘇聯克裡斯托夫·泥克夫教授認為:過度的靜力性緊張,可使局部血液供給量減少,而適宜的輕鬆的靜力性緊張,可使血液供給量增加。通過站樁前後血液常檢查中,這一論據得到證實,北京鐵路醫院曾以5例患者,進行站樁前後的血液檢查試驗,發現站樁治療僅二十分鐘,結果在治療患者的血色素、紅血球、白血球、中性、淋巴、酸性單核方面,就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尤其是血血素、紅色球、增加的比數最大。此外北京第一附屬醫院也進行過同類試驗,曾檢查十三人次,發現患者紅血球在站樁治療後,一般都增加到十三一四十二萬,白血球增加二千~六千。而以十三人次患者,進行酸性白血球計數檢查時,有十二人次在站樁治療後都有增加,一般每立方毫米增加44—88,其中一人練功三天,未見增加,但在一周檢查時也開始增加,這就有力說明了站樁療法,這種輕鬆的靜力性緊張,確實可以起到恢復健康作用。
③通過X線透視檢查證明,練功時雖然採取自然呼吸方法,但在全部站樁治療過程吉,尤其是人靜階段,能夠正常的達到慢、深、細均勻腹式呼吸的要求,這樣就促使膈肌按摩及胸廓吸引加強,可以起到控制消化、呼吸等系統疾病的作用,從而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加速恢復。
④北京第一附屬醫院曾對站樁治療時患者的腦電圖情況進行了較長時間的研究,結果證明在站樁治療過程中,有85%病人出現慢波或a指數減少,表現出輕度抑制現象。腦電圖的改變,大約由站樁治療後五一三十分鐘開始出現,大部分在站樁治療停止後,即恢原複有節律。說明了站樁療法是可以起到恢復大腦機能作用的。
⑤北京和醫院神經科許英魁大夫,曾就站樁治療前後患者的肌張力腱反射,皮膚反射的改變,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只因半小時的間隔,治療者的膝反射表現增強,而腹壁反射表現減弱,同時二頭肌及腹壁反射也均行減弱。許氏認為,這種情況多半表示大腦皮層的活動,只在時間過程中就可以改變其原有狀態,或大腦皮層抑制。而正誘導的引起反射增強及功能中斷了腹壁反射弧,或大腦皮層抑制擴散到脊髓部分,而使二頭肌與腹壁反射減弱,此項認識已在對照組的實際觀察中得到了明確的治療,可以認為這些表現,都是起到強身治病的重要因素。
⑥站樁治療過程中的血壓、呼吸、心率、脈搏、眼心反射聯想機能、肌電圖等一系列的實驗研究,正在繼續進行,已初步得出站樁療法確可起到治病與健身作用的相應結論。關於這類資料,有待今後更深入系統的研究整理。

中醫部分
1
.站樁療法的養神作用
從中醫的觀點來認識,站樁治療的直接目的為人身之主宰,統領支配各個內臟器官。如果經常得到保養,從而使經絡臟腑四肢百骸都可得到好處。若受傷以後,人體各個部位,就有產生疾病的可能。一個患有內臟疾病的患者,能夠經常不斷的注意養神,也會較快的恢復健康。《內經靈蘭密典》說:故主明則下安,以之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由此可見,站樁養神不僅對調節生理機能正常和控制疾病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同時也是消除疾病健康長壽,所應具有的先決條件。

2
.從上工治未病體認到站樁療法在醫療預防上的作用
祖國醫學把醫療預防放在首要地位,醫生的責任不僅只在於能夠治病,更重要的是能夠防病。防病的方法很多,站樁是比較好的一種養生方法,站樁時要求做到:閉目、靜氣、形體意念放鬆進一步達到內空靈清虛、外中正園和境地。其目的不外是使能夠經常聚集而不失散,這樣也就正是培育了真氣。中醫認為精、氣、神為人之三寶,所謂神役精;氣役精,聚精生氣,聚氣生神。如果這三寶保持的好,在就是達到了真氣內守,神不外溢,必然可以健康長壽。內經攝生篇中重點教給人們來注意這些事項,其中提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是內無所營,就是外無所逐,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經常不斷的保持無思無慮使神不外益,久之,就自然會精氣充滿,內部充實,也就很少會有疾病產生。同時還提到清靜則肉腠閉櫃,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這就是說,精氣充滿以後,則必然使身體健壯,有抵抗疾病侵蝕的能力,即使是遇到了瘟疫流行也無妨礙。至於談到使神寧氣靜,精氣充滿的方法時,在《內經上古天真中論》中,更明確告訴我們,它說上古有真人,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從這裡可以看到,上古真人所以能秉天地之青英保護不失有若提挈把握,主要的還是以呼吸精氣加以補助,獨立守神以凝固之,這樣最後才可以使氣質變化,得以保持正常。肌肢顏面不老筋肉健壯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以前的站樁在當時來說,就是獨立守神,最好的方法,如果堅持的好,同樣會和真人的健康情況一樣,長壽百歲,享盡天年而去。就此觀之,站樁療法對一般健康人來說,完全可以達到防止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因此它對醫療預防上的價值也是不可估計的了。

3
.站樁療法在醫療適應症方面的分析
中醫認為很多患者致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陰陽失調,塞,營衛不和所產生的結果,象一般精神衰弱、高血壓,清濁相混,氣血滯消化性潰瘍病、關節炎等等病症,都是由於這些原因造成的。而通過站樁治療過程中,這種狀況就會逐漸得到改變。
①站樁治療過程中,可以使心腎相交、陰陽互根。站樁治療到一定時期後會自然的感到呼吸轉向慢、深、細、均勻,這時全身如醉如癡,極為舒適。《內經四氣調神篇》這樣說: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雀公人藥境》中也有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之句。這就使我們意味到站樁治療進行中,所以能有呼吸自然轉慢,精神如醉如癡的表現,正是由於心中之元神,在無意之間與腎中之元氣匯合,心感腎,腎也感心,心腎相交以後才會產生欣欣之意。經常這樣練習下去,使真陽積聚,元氣就自然壯旺充實,實為已之有得永不失散。心腎不斷交感,日久,可使督任二脈漸通達,元氣經常壯旺,陰陽則得以互根。結果可以看出,某些由於這類原因產生疾病患者的病症,經過站樁治療以後,就會得到根本的改善以至消失。《內經》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真正含意,在此也得到進一步的認識。
②站樁治療過程中,可以調整清濁升降使之走向正常。一般正常人,在體內經常保持清邪中上,濁邪中下的正常狀態,而有些患者往往是清不升濁不降,清濁升降失其常態,疾病也就相應而升。而站樁治療也可改變這種情況,在治療時可以體會到有氣體上升,從喉嚨中排出,或腹內有腹鳴現象,把一些氣體自然舒暢的從肛門排出,這些污濁之氣排出後,身體顯得格外輕鬆,從而使疾病得到改善或消失。餘嘉言《醫門法律》一書中曾提到:善養生者俾黃門之氣,傳人幽門,幽門之氣,傳二陰之竅而出,乃不為害。這不單純是養生的道理,可以調和營衛流通氣血,人身得以保持健康,也賴于營衛調和,如果營衛之氣不行,日久天長以後,患者就會形成氣痹難通或水漿不入、形體不仁。更嚴重時甚至可使精氣馳壞、神去而不可複收,達到無法救藥的地步。然而營衛之調和,又需賴以整個大氣的周轉不息。因此二者又是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在站樁治療進行中,會感到有氣貫全身,手腳發熱,顫動、全身透出微汗,精神煥發的感覺。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了血液迴圈功能的加強,血本隨氣行,如果血通則氣必先通,因此血液迴圈功能的加強,就意味著氣血的通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營衛的調和,因為營衛和則腠理開,這樣全身才會有微汗透出的徵象。就此觀之,站樁治療不僅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功能,同樣會使營衛調和,而營衛得到調和的過程,又相應的促進氣血更進一步的通暢。《金匱要略》所謂營衛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的論點,在此可得到驗證。

諸如上述的一些現象,可以體會出站樁治療本身,不單純是使精得其養,實際上對維繫陰陽,調節清濁升降,調和營衛,流通氣血,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有關站樁療法的治病道理,這裡舉出的只不過是幾個簡單的例證,更多的感覺,還需要患者的親身領悟,和耐心的深入鑽研,才能夠真正、全面、透徹的認識。

四、站樁療法的實際應用問題
1
.四診的應用
祖國醫學在治療疾病以前,首要的是運用四診的方法來診斷病情,然後才能夠確定出較正確的治療原則。站樁療法即屬於祖國醫遺產的一部分,在治療前當然也不能脫離四診的準則,不過在具體的應用四診的方法時,與內科診斷時所應用的四診區別,現在就分別加以說明。
①望診:醫生在治療前,先要觀察一下患者的面色,一般表現出青、黃、赤、白、黑的五色,隱然含於淺膚之中。而有光澤的為無病或病輕微之色,這類患者在確定治療方法時,可從姿勢負擔量和時間長短上要求稍高些。如果患者面色發現紅赤色,如重棗,或黃中透出淡白,或青中透出黑色,這類患者的病情,一般較為沉重,在確定調配原則時,一定不能使其姿勢負擔過大時間也不宜過長,必須強調在休息當中適當注意鍛煉,在鍛煉中多注意休息,休息與鍛煉相結合的方針,才能收到成效。出現這類面色的患者練功時,也最容易發生眩昏甚至虛脫現象,因此醫生在診斷時,切不可忽略。其次在治療前,還要觀察一下患者的舉止動作,動作敏捷的在性情上一般都不可太沉靜,很容易急躁,因而在練功時,往往是急於求成,醫生在指導時須防止其練功過久的偏向。動作遲緩的在性情上一般的都較沉默和安詳,有利於練功。但在練功遇到困難時,則大都表現容易退縮。醫生應適時多對其進行說服鼓動工作。除此以外,還需要參考患者面貌的狀況,一般表現莊嚴的練功時容易認真,但也最易緊張,反之面貌帶有詼諧表現的患者,在練功時,一般都表現的不夠嚴肅認真,容易馬虎從事,如果不適當指導幫助,在收效上有時不夠明顯。最後醫生還要觀察患者的體質胖瘦,胖者掌握放鬆容易,但耐久力不強,有時容易懈怠;瘦者耐久力強,但對放鬆的體會較慢,有時會發生緊或僵硬的現象,醫生初步掌握這些情況以後,在治療調配時,再參酌互用,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②聞診:醫生在經過望診以後,進一步要聽一下患者的氣息,如果呼吸間很自然切勻的,一般多屬於病輕或體質較壯,練功的要求無妨稍高些。如果患者在呼吸間費力,出現吸氣短呼氣長或呼吸時隱然含有雜音的,一般多屬病程較長,或體質較為衰弱,這樣在治療時醫生須多注意指導。在此同時,還要聽患者說話聲音大小有力無力,聲音宏亮有力的多屬於輕病或內部充實,聲音雖大而無力,或音微力弱的一般多屬於病程較長的虛損症侯,這些方面的情況,醫生一定要審慎,不可忽略。此外在練功期間,患者氣息一直急促不均勻的醫生就應特別注意指導,甚至暫時令其停止練功,以防止出偏差。
  ③問診:在目前有健全病歷制度下,醫生掌握問診已很方使,一般參考下原有的病歷記載就可以了。但還需要重點問清適合站樁治療時所需要的一些情況,例如,問清患者得病原因,瞭解其性情與病情有無矛盾,以及目前血壓升降情況。血壓不穩定的在練功時,宜多加變化,適時指導。此外,更須針對不同患者情況進行瞭解,一般潰瘍病患者還有龕影存在的同時局部經常有疼痛感覺的,在練功開始時,盡可能不用站式方法。問清婦女月經情況也很重要,一般經期內要適宜的調整姿勢負擔和意念活動。對於一些月經病的患者,問清情況適當給予調配,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此外,問清患者目前有無發燒,如果是感冒發燒,練功時一定不能過累,必須先進行一次細緻的體格檢查,找出原因,再予治療。最後還需說清患者有無症候群存在,如果有症候群存在的,治療要特別細緻,以防止發生顧此失彼的現象。
  ④切診:醫生在進行以上三點診斷以後,最後應注意到患者的手腳涼熱。一般手腳溫和為正常,手腳偏涼的多屬於氣血不和或虛弱症候,手腳偏熱的,如非臨時性感冒多屬於內傷症象,有必要進行細緻的體格檢查,弄清原因再進行治療,以防止出偏差。一般頭痛或腰腹部疼痛的患者,在治療前醫生可用手觸按,瞭解其疼痛部位是喜按還是拒按,明確虛實以便確定治療與輔助方法。患者練功時候,醫生適當配合切診也很重要,如果發現患者練功時,出現手涼現象,可能是局部氣血阻塞,應使其注意局部肌肉放鬆。患者在練功時發現顫動情況,而顫動又是穩於內部,從外形不易看出,只有用手才能觸得時多屬於氣血暢通表現,如果引起外形顫動而使患者的形與意皆有散亂之象時,應立刻糾正,因外形動的產生,一般由於患者姿勢調配不得當,或由於有意識追求的結果,這時有必要給予糾正姿勢囑其放棄外動的追求,外動現象就會停止,如果任其發展就可能有不舒適或疲乏感覺。練功時發現患者皮膚微潮,一般是營衛調和表現,如果濕潮如水,多屬表虛中氣不足,容易虛脫,此時已超過患者身體負擔能力,應立刻停止練功。醫生除用這些方法外,必要時也可給患者切脈,從脈象中深入瞭解病情,以便能夠更穩准的確定治療方案。
  2.治療調配原則
  站樁療法中的調配問題,比較複雜,有時用文字的確難以全部表達出來,醫生在掌握調配時,隨時都應注意到有形的、無形的、精神、力量、意念、假想等方面的配合,這是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的。不過為了使初學者能有所遵循,現把調配方法綜合出以下幾個原則,提供做一參考。
  ①姿勢與意念活動的配合:姿勢與意念活動配合問題,在整個站樁治療過程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這兩方面互相制約,而不可偏廢。站樁療法的治療作用,並不在於所擺的姿勢是否美觀,也不在於姿勢之繁簡和先後順序,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四診掌握情況以後,把姿勢的動靜虛實與意念活動的方法,安排得恰如其分,使患者可以在盡短的時間內,達到整體舒適,這樣才有利於健康的恢復。一般初學練功的患者,最好先做些負擔量較小的練功方法,如提抱式、休息式、坐式、臥式等,然後結合具體情況逐步加強。在意念活方法上,初期最好配合以穩定情緒的練功方法,如遠聽、放鬆、淋浴等意念活動,隨著情緒穩定病情稍覺好轉以後,意念活動可相應加強些,可配合些依靠、頂懸、生根等活動,而適當地增加一些與夕蔔界假想聯繫方法。但遇有某些患者,由於體質、病情和個人性格關係,具有特殊表現的,這時就需要配合一些切合其本身需要的意念活動。如經常有酸麻脹痛感的患者,練功開始就適宜配合依靠活動。有些患者由於不大習慣練功,在開始時偶然會出現眩昏現象,有這種表現的,在開始練功時也配合生根、淋浴等意念活動。練功期間經常有鬆懈表現的患者,共姿勢與意念活動可以適當加強,但又須防止過累。練功時經常僵硬的患者,必須等其體會放鬆以後再行加強,尤其注意使其在姿勢與意念活動方面儘量減輕,保持肌肉經常處於鬆弛狀態。對於情緒難以穩定的患者,不一定令其永遠保持固定不動的練功方法,可適當給予配合左右移動力量或行走的練功方法。當然這裡所談是很限的,在臨症具體治療時遇到的問題更多一些,不過一般能掌握這些要領以後,再加上自己不斷的體會鑽研,遇到問題時不難迎刃而解。
  ②症狀與練功方法的適應:為了使初學練功同志能有準則,現在把哪些姿勢與意念活動適應哪些病症做一些原則性的說明。一般臥式練功適應于重病患者,以及不適宜起床的失眠症患者使用,練功開始可以配合遠聽,放鬆、逆水飄浮的意念活動。坐式練功則適應於不合站式條件的身體又有一定負擔能力的患者,以及一些重性關節炎、潰瘍病和肢體殘缺的患者使用,坐式練功可與站式或臥式交替使用,練功開始時可配遠聽、放鬆、積累呼吸次數活動,站式練功適應範圍較廣泛,凡是可以站立練功的患者,都可以使用站式練功方法,象神經衰弱、高血壓、肝臟病等都包括在內。開始進行站式練功時,可配合遠聽,單純放鬆等意念活動。行走式練功對一般患者來說,只作為配合輔助練功方法,可採取趟泥趟水等意念假想活動。半伏式對消化系統障礙患者的療效較好,可以做為單獨或輔助練功使用,一般重點配合遠聽及單純注意腹部放鬆的意念活動。這裡所介紹的是概要的情況,具體治療時遇到的問題還需要不同的對待。例如對神經衰弱患者治療開始時,原則上以站式練功中的提抱式為主,臥式練功為輔,遠聽、放鬆等意念活動。這樣做的目的從姿勢上看,不使初學練功患者有過重負擔,而意念活動的結果,能使患者較快穩定達到人靜與舒適的要求。又如對於高血壓症患者,練功開始時,一般可以用站式練功中的提抱式或休息式,但與神經衰弱的治法又不相同,這病的治療一般不使患者兩臂有些微負擔,雖同樣就提抱式,而在姿勢大小程度上卻不同,要求兩臂與身體越近越好,相對腿部彎曲度上,可以適當逐漸加強,意念活動也要注意下領,可做些從上而下放鬆、淋浴、生根等活動。高血壓症從醫學觀點上看,大多數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而造成血之與氣並走於上的症象,這樣調配的道理,不外是引導氣血下降歸於根底之意,這也就是使機體內部取得平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從這些例症來看,站樁療法的治療調配,決不是前面例舉的幾個原則性方法所能全部概括得了的。
  ③調配的靈活性:有關站樁療法的調配原則,醫生在具體掌握運用時,不應過於拘泥,決定治療的關鍵不完在於使用方法,而是在於隨時注意患者在治療中的變化,然後再臨床化裁運用,這樣才可以確定出適應患者在不同階段內的調配方法。如果脫離開這個原則單純片面強調姿勢意念活動或某一個特殊方法的作用,那就必然離開個站樁療法的辯證論治的實質,也決不會收到完滿的治療效果。站樁療法就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所以一定應當遵循著辯證施治的法則,在醫生思想上,不應該設想把一個方法,固定的、永無變化的適應在一個病上的機械做法,而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病種,即明確出一般治療原則,又需掌握對不同患者的不同條件進行不同治療的靈活性,一個有經驗的醫生,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收到較高療效的關鍵,也就在這個問題上。
  3.常用的治療姿勢與意念活動類型
  姿
  ①臥式練功方法
  第一式:身體仰臥、閉目、嘴微張開,全身放鬆、兩腿稍屈或平直分開,足跟著床,雙手放於小腹部位,肘部著床。
  第二式: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手心向下或向上,肘部著床,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第三式:兩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狀,十指分開微屈,肘部著床,兩腿稍彎曲,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②坐式練功方法
  第一式:端坐椅邊,身軀直立,閉目、嘴微張開,全身放鬆,腳跟與腳掌均著地,兩腿彎曲約90°,雙手放於腿窩部位,臂半圓,腋半虛。
  第二式:兩足向後收回,足跟放鬆微離地,兩腿彎曲40°~50°,雙手位於腿窩部位或臂兩抬起,手指分開,指尖向斜前方,掌握心向外作推物狀,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第三式:兩足前伸,足尖回勾,足跟著地,兩臂抬起作抱物狀,鬆肩,肘關節稍下垂,為了加強,兩腿可懸空抬起,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③站式練習功方法(站式練功方法計有24種,現介紹其中5種常用的基本姿勢)
  第一式:雙手提抱式,兩腳八字形分開,寬度與肩齊,兩腳著地足根放,兩膝彎曲與身長計約2—3釐米,少屈或不屈應看病情而定,閉目、嘴微張開,保持似笑不笑,全身直立放鬆,雙手位於臍下,雙手之間保持三拳距離,手指分開手心斜向兩方作提物狀,兩手於身體間隔一拳距離,臂半圓,腋半虛。
  第二式:雙手扶按式,兩臂抬起,手心向下偏外方,手指分開稍彎曲向斜前方,臂半圓,腋半虛,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第三式:含胸掌抱式,兩臂抬至胸前,鬆肩,肘關節稍稍下垂,臂半圓腋半虛,手心向內或向斜下方,手指分開作抱物狀,與胸前保持一尺以內距離,兩手之間約隔三拳距離,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第四式:左右分水式,兩臂稍彎曲,向左右方向伸展,手心向下手指分開,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第五式:休息形
  一式:雙手反背叉於腰部,臂半圓,腋半虛,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二式:雙肘彎曲,搭扶在欄杆上,閉目、嘴微張開,全身放鬆,兩腿作欲走不走狀,後腳尖自然著地,兩腿可輪換。
  ④行走式練功方法
  第一式:雙手放於衣袋內,拇指露出,或雙手反背叉腰,臂半圓,腋半虛,頭直、目向前方平視,兩腿自然緩慢向前行走,全身有如在水中蕩漾。
  第二式:雙手向下外方左右伸展,手心向下保持不動,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⑤半伏式練功方法
第一式:雙手扶按在椅背上,閉目,左腿在前稍彎曲,右腿在後自然直立,臀部向後方挺出,腹部放鬆,頭部可輪換向左右偏側,集中唾液下n因。
第二式:兩腿平行分開,自然放鬆,鬆腹。
  以上提出的僅為通常多用的姿勢,其實站樁療法是多種多樣的,這裡不能一一寫出。一般臀部向後,其它要求與一式同。
  掌握站樁療法以後,也可以不拘形式,無論是在常行、站、坐臥中隨時隨地都可練功,不受呆板姿勢的限制,正和我師王薌齋老先生常說的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意義。
  以上提出的僅為通常多用的姿勢,其實站樁療法姿勢是多種多樣的。
  意念活動
  ①放鬆活動:這個意念活動由患者自己掌握,一般從眼皮部位向下體會放鬆,然後臉、嘴、肩、臂腕、胸背、腰、胯、腿直到腳部。進行此項活動時,不能單純注意某個部位的放鬆,必須是迴圈不已的反復進行,為了使每一個部位達到真正的放鬆意念活動,要做得細緻耐心。
  ②遠聽活動:一般先從近處聽起,逐漸遠聽,達到凝耳細聽極遠方微小的聲音。遠聽時切忌急躁,也不應當抓住某個聲音不放的聽法,而是漫無邊際的,慢慢由近到遠,以致很遠,聽聲音時也不能忽近忽遠。
  ③優美環境的活動:患者可儘量自由地想一些生平最喜好的優美景象,如早晨平靜的海洋,夜晚的星空,家村豐收,空曉草原,高山雲霧等,但應避免作動的或不愉快的想像。
  ④水中漂流活動:
  第一法:逆水漂流活動。可以想像自己是笑臥在溫暖的水中,水從頭部向下緩緩流動,川流不息,全身極為舒適,有如淋浴在水中,任其逐波漂流。
  第二法:直立水中活動。可以想像自己是在水深將沒頂的溫暖水中直立,水從四面八方向身上衝擊,任其自由漂擺不定。
  ⑤淋浴活動:體會自己在溫暖室中進行淋浴,溫水從頭部緩緩流到腳下,逐漸感到全身輕鬆舒適,然後使意念注意聽腳下聲音。
  ⑥生根活動:把自己比成大鬆柏一樣,高人雲天,任憑風吹雨打,始終保持直立不動,兩腳有如生根,站得很穩固。
  ⑦踩泥活動:可以想像自己在深沒腳踝的泥中行走,雖有阻力,但並不能擋住自己向前行走。
  ⑧積累呼吸次數活動:自己默默體會計算呼吸次數,以一吸一呼為次,但且不可注意呼吸之長短。
  ⑨依靠活動:體會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軟舒適的墊子上休息,全身輕鬆,沒有任何負擔。
  ⑩貼依活動:患者可體會自己胸部、腹部、腿部不斷的向柔軟墊子上貼依,經常保持著似貼不貼,似離不離的舒適狀態。
  頂懸活動:自己體會頭髮有幾根直立,上有細線吊系,在站立時即保持頭髮不斷,又須使細線不斷,這樣全神貫注於頭頂部位。
  搭扶活動:練功時假想自己兩臂下面,搭扶在欄杆上,也像是雙手扶在水中漂浮的氣球上,兩臂上面有如繩線吊系,使力量保持均勻不懈。
  4.治療次數與時間
  站樁治療每天最少應堅持兩次,最多不超過五次,一般初學練功患者,如無特殊原因,每天以三次為正常。至於冶療時間長短,要按患者的不同病情和體質而定。凡不屬於內臟器官的病症,同時體質又不太弱的,在開始治療時,可以從十或十五分鐘為起點,有內臟器官病症及體質衰弱的,可從五分鐘起始,逐漸延長,大體上每天延長一至五分鐘,有些患者在開始治療時耐力不夠,經過治療幾天以後,耐力增加較快,以治療時間上也可與體質不太衰弱的患者一樣,作跳躍式延長,如從十五分鐘延長到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不等。一般病人達到四十分鐘時,可算作一個鞏固階段,不宜再延長,使之在這個階段內更深刻體會站樁療法的舒適感覺。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增加到一個小時。任何類型患者,雖然體力不斷增加但治療時間每次以不超過一個小時為限,以免由於負擔過重,發生一些不好的反應。患者練功達到四十分鐘時,每日堅持二次即可,練功達到一小時的,每天堅持一次就可以達到治療目的。
  5.輔助方法
  ①凝神靜氣
  站樁治療開始前,尤其是初學練功的患者最好進行凝神靜氣的練習。凝神靜氣的作用,主要是使患者得以保持平心靜氣心曠神怡地去練功。凝神靜氣的方法,可隨練功的情況而有所不同患者可依據自己條件,選擇適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站式練功的凝神靜氣法
  第一法:站樁治療開始前,患者兩腳八字形分開,兩臂自然放鬆頭正平視,作好預備姿勢以後,可慢慢把眼閉上,這時自己可體會全身上下內外放鬆,進而棄卻一切情緒雜念,逐漸使神凝意定,達到神如霧豹氣似靈犀心中有如平靜清水的境地,這樣穩定片刻後再開始練功。
  第二法:站樁治療開始做好預備姿勢以後,首先要求全身放鬆,兩臂與身體兩側稍分開,腋下似架拐狀有向上提縱之意,頭稍向後仰嘴微張開,挺胸、收小腹,稍停片刻後,再逐漸作還原動作,還原時首先要求把全身處於鬆軟狀態,再隨著放鬆的緩慢速度,自然使身體恢復原狀,做完以後眼前清亮心胸舒暢為正確。這此動作反復進行2—3次以後,再開始練功。
  坐式練功的凝神靜氣法
  練功開始前,要求患者端坐椅邊,頭正目平視做好預備姿勢以後,兩腿前伸出微屈,足跟著地,然後把嘴微張開,保持似笑不笑,頭微向後仰,同時挺胸收小腹,腋下似架拐狀,有向上提縱之意,稍停片刻後,開始注意全身上下內外放鬆,漸使身體恢復原狀。可反復進行2—3次,坐式練功仿著站式練功凝神靜氣第一法,沉默片刻再開始練功也是可以的。
  ②按摩
  練功期間按摩,患者在初學練功時,醫生可適當配合一些按摩活動,這些按摩動作是比較簡易的。
  第一法:揉肩。醫生雙手按扶在患者兩肩後部的天宗穴位,輕輕揉動不要用力,以免影響患者練功。
  第二法:擺胯。醫生雙手扶住患者臀部兩側,微微的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擺動,擺時患者的動作,盡可能如抽絲一樣,不要斷勁,切忌粗心大意,馬虎從事,擺動要慢,以不影響患者練功,而又使之有舒適感覺為適宜。
  第三法:履按。醫生可用拇指按在患者兩臂內側的極泉穴上,逐漸沿兩臂往下履按,經過問室穴到內關穴停止。至間使內關穴時可稍用力,醫生也可以從患者臀部兩側環跳穴位進行揉按。然後沿兩腳內側承扶穴位向下履按經腿的兩側陰陵泉,陽陵泉穴位,至太溪,昆侖穴位停止。這種按摩方法不僅起到消除酸麻脹痛作用,同時也可起到以指代針幫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
  第四法:顫抖。患者初練功時,兩臂最易出現酸麻脹痛感覺,醫生可適時握住患者的舒適程度為止。
  練功結束後的按摩
  自我按摩法:
  第一法:揉膝動作。患者可自己用雙手扶按住膝關節部位,兩腿微屈腰微彎,身體自然放鬆,然後慢慢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轉動數次。
  第二法:兩臂搖擺動作。開始時兩腿八字形分開,寬度與肩齊,兩臂自然下垂,然後用腰帶動兩臂自然擺動,擺動時兩臂儘量放鬆,以有輕飄感為適宜。
  互相按摩法:
  第一法:兩臂顫抖動作。這一按摩方法,可由醫生或患者之間互相結組進行,如前顫抖法。
  第二法:兩臂揉按動作。開始時一方站好,由對方用雙手中指按住對方背部天宗穴位,,原位不住揉動,然後沿兩臂內側極泉穴向下不停的履按,至間使內關穴停止,其要求與練功期間按摩中的第三法大致相同,須反復進行數次。
  第三法:風池穴位揉動作。開始時一方用手的母指與中指,按住對方風池穴位,然後原位不動的揉按,但不宜過度用力。
  第四法:拍打動作。練功結束後,一方在對方後背部位,用雙方外側,不停的後打,使對方有輕快感為適當。
  ③手法的配合
  手法的配合,對初學練功的患者,深人體會放鬆與人靜方面,有很大幫助,這種手法必須由醫生來做,同時醫生本身又須具有一定的站樁功能才行。輔助手法很多,一般常用的不外顫、誘、透、溫四法。在施術時,從外形上看,都是從患者的頭頂髮際部位開始,摸到腳下,但患者內部的舒適感覺卻有所不同。對初學練功患者,應用手法時也須參照不同情況而定,一般顫法多用於形與意較緊張不易放鬆的患者,誘法多於身體內外某個部分有不舒適感的患者,溫法也就是溫養之法,不論哪類患者皆可使用。這四種手法可單獨使用,也可交叉混合使用,治療時一般交叉混合使用機會較多,在給患者使用時,也須因人因時而異。初學練功患者,大約在練功十分鐘左右,開始使用較好,這時感覺靈敏最易有舒適感覺,但有些患者則更須延長一些時間使用才行。在練功過一二周以後,這些手法可適當逐漸停止,而配合其它一些局部按摩。以及幫助患者擺動的手法,如果醫生不詳查細辯,盲目施術,則必須影響患者入靜,甚至會起反感。
  6.禁忌症問題
  站樁療法與其它功種不同,在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禁忌症的,但是有些情況,只要練功患者稍加注意後,仍可正常堅持練功。如女同志在月經期練功,可以適當從姿勢和時間上稍稍減輕些,決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產生。不超過五個月的孕婦,在正常條件下也可適當作些站式、坐式練功。又如患者因為不注意,偶然患有感冒發燒時,只要不是高燒,仍可照常練功。甚至一些患者得感冒後,在練功過程中使全體透汗,感冒卻不用服藥而獲痊癒。某些患有內臟器官症的患者其症狀又是正在進行期間,同時還伴有高燒的,應用站樁療法時必須詳加檢查後慎重處理,詳加指導,不應該與一般慢性病同等對待。
  此外高血壓症患者,其血壓仍在持續上長,在應用站樁療法時,叮囑患者雙手不要上抬,最好位於臍下部,意念活動注意下領禁止遠聽,則不會有任何偏差。醫生臨症只要能用心觀察,細心掌握配合,是不會有不良反應的。所以說,站樁法既是辯證施治的治療方法,更可做為其它療法的輔助治療方法,因此也就沒有禁忌症問題存在。
  7.注意事項
  ①站樁治療前,要排出大小便,把衣扣腰帶鬆開,以免影響練功時的放鬆與入靜。
  ②空腹時及飯後,不宜做站樁治療,空腹時練功易有心慌感覺。所以最好在飯後一小時以後到飯前一小時之間治療,最為舒適。
  ③站樁治療時,應特別耐心,永遠保持平心靜氣,不可急於求成,要細心體察尋味醫生所要求的事項循序前進,才易收到滿意療效。
  ④站樁過程中,可能產生酸麻脹痛,哈欠、打嗝、虛恭、蟻走、刺癢、出汗、發熱等感覺。甚至多少年前外傷部位練功初期又有疼痛或刺癢感覺,這些都屬於練功過程中的正常反應。過一定時期後自然會消失,最後會產生肢體喪失感,也就達到全部輕鬆舒適境地,從而使病情得到顯著好轉或消滅。
  ⑤站樁治療時,必須掌握全身放鬆,所謂全身放鬆,就是要求做到形體放鬆,意念放鬆,力量放鬆,這是很不易做到的。既要身體每個地方都不緊張,但還需要做到相對的一面,
  鬆而不懈,緊而不僵,這些動作比較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對立的,但實際上都是統一的。只有通過矛盾的對立過程,來尋求機體內部的統一平衡。只有機體內部平衡得到調整,才能達到治療目的。這就需要患者在治療中,細心鑽研體會才行。
  ⑥凡是練過注意呼吸,意守丹田功種的患者,在站樁治療期間應毫不猶豫的放棄原來的方法。因為站樁療法,是要通過姿勢調配與意念活動,來轉移患者原有複雜的思維活動,而其它氣功多是要求患者固定不動的守竅,因此二者在練功的基本方法上有矛盾。故不能同時並舉,否財不但不易奏效,反而會產生胸悶、氣短、頭昏等反應。
  ⑦站樁治療以後,有些患者可能有興奮反應,凡是有興奮反應的最好在臨睡一小時前進行練功,等到臨睡覺前時再配合臥式練功,有困倦反應的患者,可事先把被子輔好,治療完了以後,就馬上可以睡覺。
  ⑧站樁治療時,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因地制宜的把環境安排得優美些。在戶外練功時,最好到空氣新鮮,有山有水花草樹木的地方;在室內練功時,可擺些金魚、花草、風景圖畫等,並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⑨練功患者還需要注意平日休養,保持心情愉快,反對粗暴、浮躁氣憤憂慮、悔懊、得失之念、僥倖心理等,這樣治療效果才可穩步前進。
  ⑩患者應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堅持治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建立革命樂觀主義情緒,以認真按照醫生指示練功,不能向困難抵頭或時斷時續,才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五、站樁治療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1.初級階段
  在這個時期內,不能使患者有過重的姿勢或時間負擔,以免影響練功。但由於患者開始還不習慣這種治療,或有些要領掌握得不夠,這樣就很可能有酸麻脹痛的感覺產生,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兩臂、頸部、胸、腿、膝關節附近部位。這些都是初學練功的患者,沒有正確達到放鬆要求,以致產生不舒適感覺的結果。由於在這一時期內,產生各類感覺和反應較多,因此也就是決定站樁療法能否收到療效的關鍵性階段。患者對一般反應來說,影響都不會太大,而最大的也就是疫麻脹痛反應。有了這些反應以後,患者往往就不自覺的注意酸麻脹痛部位,而忘記了放鬆,以及意念活動的要求。這樣就越來越緊張越緊越張,則必然使心浮而氣躁,以致使練功受到了影響。出現這個情況以後,如果在集體治療時,患者就很容易盼望時間,當分鐘一分鐘的計算,覺得實在難熬;而單獨練功的患者,也就無法堅持治療了。因此,患者在初練階段由於產生波動,而喪失信心產生懷疑,以致放棄治療的很多。有了這些情況,醫生就要大力進行脫服教育,使患者認識到這些現象只是暫時的,沒有什麼可怕,也決不是練功練得不對了或不適應練功,從而鼓勵患者建立堅持鬥爭,就是勝利的信念。這樣度過波動時間以後,患者的毅力受到考驗,自信心也就進一步加強了,體會才能層層深入,逐漸開始有舒適感覺。
  2.舒適階段
  當患者度過初練階段的反應期以後,每當治療時,都可能出現全身透出微汗、打嗝、虛恭、四肢溫和現象。這時身體格外輕鬆舒適,自己也願意堅持治療。由於自己主動練功的結果體會就更加深入,最後就自然達到慢、深、細、均勻腹式呼吸目的,有時會感到肢體喪失,全身象大氣囊一樣,飄蕩起來,神情如醉,極為舒適,不自主的達到人靜較深的境地。可以體會到站樁治療是一種享受。隨著體質的增強,治療方法和要求上,就可相應的加以變化,儘量做些適合患者所能負擔的姿勢和活動,這樣疾病迅速消失,而身體逐漸健康起來,以致完全恢復了正常人的工作能力。
  3.強壯階段
  隨著患者體質的增強,根據患者本身的興趣和要求,願意繼續深入鑽研的可有系統的進行一些艱巨的複雜鍛煉,以保持長久的健康,這就需要無休止的堅持下去。強壯階段的練功方法,對身體負擔能力的要求上較為嚴格,所以凡是有病的患者,一定要在疾病真正痊癒的前題下,才可適當的進行這種練功,不可因一時的好奇或急於求成心理的指使下,而過早的學習強壯階段的練功方法。所以必須經醫生同意以後,方可進行鍛煉,否則是不會有什麼補益,此點患者尤須注意。
  六、開展站樁療法以來的一些體會
  1.如何排除雜念問題
  一些患者由於長期受疾病折磨,思想負擔較重,因而在練功時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雜念多不易人靜的情況,甚至覺得這一障礙不好克服,在沒辦法之中,自己就儘量的加以控制。企圖躲開這些複雜的思想活動,可是控制的結果卻不理想,雖然是間隔了幾秒鐘沒有想什麼,但接著雜念來的較前更多,這就象打仗一樣,在這個鬥爭中,自己完全處於挨打的被動地位,以致苦惱萬分。然而從實際情況加以分析,雜念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本身越怕雜念,雜念卻偏偏來尋找你,所以說雜念是自己使意念上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的產物,意念經常緊張就不可避免的使雜念蜂擁而至。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患者應注意使意念放鬆,這樣雜念就會越來越少。所謂意仿放鬆就是指對雜念不理睬和意念活動而言,意念放鬆並不困難,就是當雜念來到時,自己以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待之,絲毫不加以控制,甚至採取吸取雜念的辦法,覺得自己本身是個熔化雜念的大熔爐,把所有的雜念完全吸收到這個熔爐中,加以熔化,這樣使意念上放鬆以後,才有可能把雜念完全消失乾淨,自己也就完全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很多患者練功開始對這個說法多少抱有懷疑態度,總覺得雜念之多,控制尚不能全部排除,採取意念放鬆吸收的方法,豈不會使雜念更多起來,但是通過實際體會以後,得出一個一致的結論,也就是意念放鬆吸收雜念是排除雜念最有效的措施。
  2.引導入靜問題
  一般初學練功患者,都希望快些人靜,但是由於對這一治療還無所體會,一時還摸不到門徑,為此也可用人為的辦法,幫助入靜,除了自己做意念活動以外,還可由醫生加以誘導。根據目前採取大小集體治療的特點,醫生用各別引導入靜方法,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雖然是幾十個病人同時治療,只由一個醫生指導就可以了。引導方法儘量適合患者每次練功的實際需要,如患者情緒表現興奮些,在誘導時可稍溫和低微些,以使患者情緒穩定,如患者的情緒表現差,在誘導時聲調可稍微活潑些,以不致患者因情緒差而影響練功。總之誘導聲音以使患者有舒適反應為適宜,能使其隨著引導聲音較快地達到鬆與靜的要求。誘導語言可事先編寫好,一定要切合實際,必要時還可配合一些優美緩慢的音樂,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入靜的標準
  有些人認為入靜好壞的標準,是看患者的感覺如何,甚至故意把入靜神秘化,說什麼入靜就是沒有知覺,不吃不呼吸了,達到人定人禪就如同入了仙境。這定全是掛有一種封建迷信色彩的騙人的鬼話,站樁療法以及一切氣功的入靜,並不是神秘不可求的,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
  ①淺入靜:練功至一定時間後,頭腦中有時仍在想些事,但其間有一段時間,什麼也沒有想,一會又想一會又間歇,這種情況我們就稱其為淺入靜。
  ②深入靜:練功時全身達到放鬆以後,逐漸達到頭腦清醒,無思無念全身輕飄,如醉如癡舒適萬分,從而進入了醒覺的半睡眠狀態,在此時別人說話及做些什麼,自己完全清楚,但是不願去聽也不願意去管,很怕打撓了自己的舒適感覺。這種情況,我們就稱其為深入靜。
  站樁治療時,患者能夠達到入靜程度時,其療效是會好些,但是並不等於沒有達到入靜程度的患者,就沒有療效。站樁療法特別是站功,與其他氣功不同,因為有姿勢鍛煉,即使達不到入靜時,也可收到較好的療效。如果患者在練功期間,一味地強求入靜,其結果就必然造成了意念上的緊張,恰恰給入靜造成了人為的障礙。
  4.解除局部酸麻脹痛的方法
  有些患者在治療初期,可能產生酸麻脹痛感覺,這時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解決:
  ①醫生對發生這種感覺的患者,有時會很明顯的看出身體已經失衡,或局部僵硬,這時稍加輔導,把不平衡的部位進行平衡調整,把僵硬部位的姿勢加以變化或配合放鬆的手法,這樣就可使不舒適感得到解除。
  ②有些患者的不舒適感,從外表上不易看出,這時可由患者自己調整,如注意局部酸痛點的放鬆,使上浮之氣下沉,從眼皮部位逐漸向下檢查放鬆直到腳部,或胸、背、臀、小腿部位有如正靠在柔軟墊子上休息,或單獨做一個部位的假想。這些都是減輕全身肌肉緊張,得以較快達到輕鬆舒適目的之捷徑。用以上方法,在一定時期內,仍不能解除全部的不適感覺時,醫生還可以隨進配合÷些簡易的按摩方法,或者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化裁施治。
  5.站樁治療姿勢、時間與療效的關係
  站樁治療姿勢負擔量及時間長短,關係到治療效果,一般患者治療姿勢以適合自己主客條件為宜,如果負擔過重或過少,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尤其在站樁時間上,要求長些較好,以使體內不斷發生變化,但是以總能保持使身體留有餘力的原則,這樣才能提高療效。因此醫生對待這一問題的盲目冒進,及縮手縮腳,都會影響療效。
  6.糾正由於練其他氣功所起不良反應的方法
  一般進行其他種類氣功治療的患者,如果缺乏正確的指導,最易發生偏差,就我們在治療當中見到的,由於練其他功種後所出現的不良反應,綜合出以下四種情況:
  ①結胸感覺:某些患者在練其他功種時,由於缺乏正確的指導,經常意守中丹田,以致使精神長期集中到這個部位上,不能擺脫意守的影響,隨時隨地想這個部位,結果造成結胸、悶氣感覺。對發生這類感覺的患者,用站樁療法練功後,可逐漸正常影響消失,練功時首先分散患者原來的注意點,如進行站式練功時,除配合適宜姿勢外,在意念活動上多使其注意從上而下的流水活動,集中注意腳下的聲音,過一定時期後即可收到成效。
  ②印堂穴位疼痛感覺:有些患者練其他氣功,缺乏正確指導,經常意守上丹田,以致使注意力全部集中這一點上,無法轉移,而產生的副作用,每當閉目即感到印堂穴位有疼痛感,甚至因部位的疼痛過深,引起了眩暈,噁心情況發生。有這類反應的患者,在應用站樁療法練功時,除了醫生用手法誘導以外,可使患者採用遠聽,從上而下檢查放鬆及淋浴導引的意念活動,同時在練功時不嚴格要求一定要閉目,這樣過一定時間,此類不正常反應即可消失。
  ③憋氣感覺:有些患者因練其他氣功缺乏正確指導,有意識控制呼吸不當,而發生憋氣的反應,一般在乎時練功時,總想長出氣,不然胸中時時憋氣。產生這類反應的患者,在應用站樁療法練功時,經常注意把嘴微張開,按照站樁療法的自然呼吸方法練功,然後再消除。
  ④部位疼痛的加重感覺。某些醫務人員缺乏對氣功的正確認識,或醫學知識不足,以致指導練功時,叫一些患有某個部位疼痛的患者來意守疼痛部位,因此患者的部位疼痛,不僅不會消失,反而自然要產生加深疼痛的感覺。有這類反應的患者,在應用站樁療法練功時,放棄注意原來有疼痛部位,再適當配合姿勢與意念活動,這些反應就會逐漸消失。
  總之,由於守竅和注意呼吸練功,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應用站樁療法以後,不良反應是會逐漸消除的。但患者千萬不可把這些反應當作了精神負擔。有了這些反應的患者,如得不到及時指導,就必須下定決心,停止原有練功方法,如果還抱有猶豫不決態度,那就很難收到全效的。
  7.分組治療的好處
  有條件的醫院,可以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體質,採取分組治療的辦法,還是較理想的。例如,對同一類型患者根據病情,年齡,體質強弱,分為高、中、低級三種,高級組在練功方法上要求的高些,中級組其次,低級組又次之,這樣可收到異曲同工之效。
  8.隨時搜集患者反映
  對站樁治療時所發生的疑問,儘量做到隨時解答對某些意義普遍的問題,可在大小組內集體解答,同時也可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使患者之間互相介紹,取長補短。必要時可組織典型病人,把自己較好的經驗體會,向全體病人報告,這樣;也可起到積極治療的作用。
  9.有關培養患者治療信心問題
  ①首先樹立患者的革命樂觀主義情緒,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增強向疾病鬥爭的勇氣。從說明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事業無微不至的關懷,想盡一切辦法早目給患者解除痛苦,來鼓勵患者能夠很好地與醫生合作。
  ②治療前把站樁療法有充分科學根據的事實,向患者交待清楚,盡可能使用講課方式進行,這樣也可起到推動患者積極參加治療和充滿信心的作用。
  ③有些體質較好的患者,在治療之間,可教給他們練習揉手、試力等方式,這樣使其在練功中不感到枯躁,而有得於治療,但一定不要使之過累,以免防礙治療。
  結束語
  站樁治療具有醫療與健身的兩種特殊性能,這裡所介紹的,只是偏重於醫療部分,健身部分介紹很少。其實全部的站樁養生方法,是由站樁、試聲試力、技擊等共同組合而成的。但對於醫療與健身的要求上有所不同,總起來說治療的練功一般要求作到形鬆意鬆,而在健身方面則要求做到形鬆意緊,從站樁勢名稱上,就可以明顯得看出來。前面所介紹的練功方法,都叫養生樁,養生樁中的一般的沒有負擔力量很大的姿勢。而技擊樁則不然,如丁八樁、降龍樁、伏虎樁等,負擔力量很大。雖然某些養生樁的外形與技擊有些相似,但在精神、力量、意念、假想方面毫無共同之點。技擊樁更重要的一面,就是可以達到自衛目的的,而養生樁在這方面的作用很小,所以對一些有病患者,過多從技擊樁方面介紹,是不恰當的。只有在其達到強壯階段以後;才可逐步練習。此外站樁養生方法中,還有一套舞蹈動作,它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一種特殊情況,已漸漸失傳,其中象白鶴舞、驚蛇舞、游龍舞、回浪舞、大氣舞等,隨著古代樂曲跳起來,非常美妙動人。與一般舞蹈在神情、力量上並不相同,進行這種舞蹈練習,必須要有一定站樁基礎,而且還需要有適當的體形,才能做到好處。目前這些舞蹈,只有我師王薌齋老先生能夠表演得優美,其他人由於在站樁功夫上不夠,有些動作還是難以表現到絕妙之處。這些寶貴的遺產,有待於年輕一代能夠很快的全部繼承下來。由於個人的功力不足學識浮淺,有些東西至今還未體會到,也就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本文所寫的各項內容,可能有很多不全面甚至錯誤的地方,不過願以這些作為引玉之磚,敬希同好多加以指正。
  作者何鏡平先生,出身中醫世家,是薌老晚年弟子,專精於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