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太極心悟  --  「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
太極拳教室 太極拳體悟 太極拳與養生 養生要言 中醫/黃帝內經/太極拳 八段錦 站樁/養生樁 口口親授 手手相傳 心得分享


幾千年的武術前輩們留下的寶貴體悟經驗,一千萬都未必買得到。
大部分是先輩們留下的寶貴經驗,希望學者認真的細琢。
一、先賢曾說,「打拳打個理」「學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應該練明白拳。

二、太極拳是一種大腦意識支配下的整體運動,只是抬手、提足,肢體主動習練,而不用腦者很難成功。

三、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陰陽相濟是太極拳的根本,也是人生存之根本。太極拳練的就是陰陽變化。

四、深研太極拳,要體用結合,拳架是體,推手、技擊為用,兩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五、把握身體上下一條線和安舒中正,對於走架、推手、技擊十分重要。拳者,安舒中正,身處中央位置,最大可能的利用有利的空間,對於任何方向的攻擊,可以隨心所欲應對。如果沒有重心和中正,便丟掉了一切。

六、太極拳技擊,說道底,是給對方的來力找出路,來力沒有出路是頂牛,是太極拳的大忌。根本在於「順其來勢」。

七、陳家溝太極拳裡有一詞叫聽勁,就是和對方試勁,研究勁的大小、方向等。聽勁就好像是吃某種食物,不吃永遠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聽勁是練太極推手最為重要的方法。

八、太極拳推手深奧無比,怎樣才能練好呢?最關鍵要從虛靜入手,潛心研究,才有可能得到內功。有些人在推手時,總想著打敗對手,而又想著不讓對手打倒自己,這就從主觀上有了動意。這種動意是自己給自己放了塊絆腳石。是太極拳和太極推手的大忌——只有潛心研究虛靜才能得到功。

偏愛太極推手的人很多,凡推手愛好者多希望提高技擊水準,即使達不到傳說中先輩的高手境界,至少應將他人推出,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練法,只能在技巧和靈活性上有所提高,欲想上升到高手水平是困難的。

太極拳推手的特性是不去主動攻擊對方,技擊理念是以靜制動,如果想著進攻對方,主導思想就有勃太極真理,有可能一世盲練,難以成功。所以太極推手水平遲遲不能長進者,是不是該從自己的主觀意念去找一下原因呢?

在此奉勸偏愛太極推手的朋友,最好不要總想著去贏別人,現代擂台之上沒有真正的常勝將軍。俗話說的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張飛雖猛,死在了兩個裁縫之手,霸王烏江自刎。練拳應有一大宗旨:自強不息,延年益壽。

九、太極拳五指的秘密
只知五指為掌,而不知掌中奧妙,不知每根手指的功用。以下給大家詳細講解每根指頭的功用:
大拇指:掌握自己的重心。在練拳時虎口要微撐,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食指:食指不能用一點力,要輕輕的扶著運動路線走。食指如不放鬆,手掌就鬆不下去,手掌不鬆,腕難以鬆弛;腕不鬆,前臂難以放鬆,再接下來給墜肘、鬆肩等要求帶來難度。所以,食指要完全放鬆。
中指:起到向前指方向的絕妙作用。只有順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遠。有的說:「意到前方無限遠,到底多遠,也要看練功者的功底而言」。
無名指:無名指起向前、向上的引領作用。在練拳時,有向前、向上的動作,不要全手掌出勁,由無名指引動,無名指在五指中最笨拙,只要它不出勁,其餘四指也不會。在推手過程中,運用無名指不容易出敗招。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小指:小指始終要放鬆。凡有從前向後、向下的拳勢,應鬆小指、鬆肩、墜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後捋。

十、太極拳的弓步
在做弓步時,兩腿之間進行虛實變換,要收吸腹股溝,退去身上的本來力量。千萬不可將全身的重量壓在弓步的實腿上,更不可壓在膝蓋上,要將身上的氣力鬆到此腳下,腳掌虛靈穩健。腳、膝、鼻尖三尖相對,「長強穴」遙坐在實腿腳後跟上,不能有向前之意,以下坐感覺的弓步為好。

十一、太極拳的虛靈頂勁
不要有意念,頂上虛靈有神即可。頂者有陰頂和陽頂。陰頂想百會穴,陽頂想囟會穴(俗稱囟腦門)。每動一次,肯定分陰陽,均應有頂勁。所以,頂勁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十二、太極拳的無動意
在向前弓步時,不要有向前去的動意。在向後坐步時,不能有向後退的動意。練拳時應養成無動意、無意念、無雜念、無進退的無障礙練拳的習慣。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選自:https://kknews.cc/culture/9o45b6q.html




一位練習了 30多年太極拳友寫下的太極心得
太極拳在訓練中功法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功法是「順勁」、「摸勁」。「順勁」是體驗自身勁道的循環,掌握身體各部位勁圈的形成。過去老前輩稱為「劃圈」,是提高自身太極拳功夫及身體素質必不可少的練功方式。太極拳裡的順勁是拳術中的一種功法。利用順勁的功法來捋順身體的各部,這種功法練出的功力,有其特殊的含義及內容,不同於一般生活或工作的習慣用力方式方法。一般稱自身的先天之力為「本力」,而通過拳術功法訓練得出的力則稱為「功力」或「內勁」。這種功力是增加太極拳術的技術含量各項素質所特有的力,通過自身的順勁習練,在運動中就能訓練出身體的鬆柔、圓活、順整。

「順勁」首先是在習練拳架及站樁功法中體驗,用意念誘導,使精神、意念及氣與力相互協調配合,使身體上下、左右、前後的神、意、氣達到協調平衡的狀態。
例如:兩手向上掤時,身體要有向下之意,這時應配合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等身法。兩手向下按時,身體要有向上之意,並應配合鬆肩、沉肘、提頂、氣沉丹田等身法。
手向前撐推時,命門要有向後撐之意,這樣在運動中既能體現出方圓相生之意,又可體會出身體的對拉拔長的內勁運化,使身體達到有支撐八面之勢,在協調與靈敏中達到意到勁到,勁隨圈轉的狀態,又可防止凸凹缺陷的病態發生,處處做到圓活有趣。

正如武禹襄拳論中講「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的教導,這樣才能做到對自身拳藝素質的提高。
「順勁」的練習可分為定步練習與活步練習,是技擊樁功的進一步深入與提高。定步練習,具體做法就是以拳架中懶扎衣式為主,兩腿一前一後,左腿在前,左手在前,右手於胸前與左肘平齊,兩膊要放鬆撐圓,目視左手前方,兩腿的步伐為不丁不八,反之身法相同,定步則為不動步。利用兩腿的虛實變換,進行前弓後坐,腰的左旋右轉,兩膊隨腿的變化,來完成技法裡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種勁道的試力,從中探索勁圈的形成。從中捋順身體各部位在演變過程中的體會。

活步練習具體的動作與定步相同,利用步法的前進後退,配合腰的旋轉,來體驗五行步法互換和八種勁道的試力,及體驗前、後.左、右、上、下對爭勁的矛盾統一,從中尋求處處得機得勢。

更要以十三條身法為根本,以腰為主宰、上與兩手的開合蓄發相配合,下與兩腿的虛實變換相隨合,在「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要求下,腳到手到,上下相隨,開合有致。

開時兩手外旋,隨身體前弓,勁由腳根起,由腳、而腿、而腰,發於脊背,行於手指,在虛實變換中要以身摧手,兩手不可妄動;弓腿時前膝不可過足尖,後腿不可蹬直。長期練習,兩手可有氣感的產生。如手心脹熱、手指脹麻,及氣圈的形成等,合時兩手內旋,身體放鬆有內收之意,意氣隨身動向下沉於腳下,可用鬆肩、沉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尾閭正中等身法來配合,從氣感上可體會到意氣下沉,下盤的穩固,兩手心有涼氣內收之意感,在合的作用上起到走化,蓄勁,沾製之效果。

在「順勁」功法練習中又要注意使身體放鬆,「鬆」是在意念的指導下,做到鬆、沉、轉、進,「鬆」不是無意識的鬆,無意識的鬆即為懈,在鬆沉時意氣從上身下沉於腳下,轉進時,勁由腳根起,利用地面的反彈力,由腳、而腿、而腰,直達發力點,這即是大周天及意氣圈的形成。鬆不是目的,鬆是為了更好地使內勁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通過順勁的不斷訓練,即可在練習中體會到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和內與外的關聯,以及鬆柔、圓活、剛柔、蓄發等。在運動中逐漸進入「周身一家」的境界,即可達到處處得機得勢,人為我製,而我不為人製的目的。

「摸勁」是太極拳訓練中要十分注意的一種功法,也被稱之為「聽勁」。其意義並不是用耳朵去聽,乃是用皮膚去聽,是練習與對方的觸覺,探求皮膚的靈敏度。在太極拳的流傳中,摸勁與聽勁本是同樣的含義,我認為用「摸勁」比較通俗一點。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乾什麼事情都有「摸勁」。如鋤地、學騎自行車、開車、烹飪等,都要進行摸勁的訓練。鋤地要掌握鋤地的準確度及深淺度;學騎自行車要摸它的平衡勁;學開車要摸油門大小、檔位的位置、剎車間隙;學烹飪要掌握火侯等,摸熟了也就掌握了,提高了,乃至精通了。太極拳的修鍊也是同樣,也要進行摸勁訓練,是練習太極拳術的勁道在自己身體上的體驗。分為體驗自身勁道的變化,及外來勁的走沾,就是利用感覺與體會來處理自己及對方兩者之間勁道的演變,在摸勁中可體現出太極功夫的高低。

「摸勁」是習練太極拳者終身探研的課題,是學無止境的。是在「順勁」功法的基礎上,按照太極拳不丟不頂、沾連粘隨,捨己從人,力從人借的要求去做,從中體驗陰陽變化在身體各部的演變,探求引進落空,借力打人之奧妙。

因太極拳為內家拳,是以小力勝大力,以柔克陽之術,要追求它的技巧奧妙所在,所以習練太極拳要進行「順勁與摸勁」的訓練。「摸勁」的訓練應從互相喂勁開始,相互給勁,互相接化轉換,在喂勁方的來勁中體會來勁的快慢、方向、路線,自己做出相應的接、化、沾、拿,找出理想的效果,可在定步及活步推手中去體驗,又要在訓練中不斷去掉先天拙力,培養起後天鬆柔,靈敏之內勁,並達到懂勁之地步,才可不斷地提高自身功夫。正如拳論中講「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懂勁是從不斷地進行「順勁與摸勁」中得來的,所為懂勁,首先須知自己之勁的路線、變換、作用及效果。又要摸清對方來勁的方向、大小、快慢等,根本陰陽變化之理,做到陽來陰走,陰走陽粘,不丟不頂,陰陽相濟。

太極拳推手是提高太極拳懂勁功夫的一個階段,是進入散手技擊的中間環節。我認為,現時把太極拳推手用在對抗性的比賽時,對太極拳的發展很不利,根據多年的觀察,由於在傳承上、功夫上及賽場規則和比賽中求勝之心等因素上多方原因,無法體現出太極內空功法的特色,使習練者有違背太極推手法則方面發展的趨勢。

按太極拳推手要求,本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不丟不頂」、「捨己從人」。可是縱觀現代太極推手比賽,多犯丟、頂、扁、抗之病,多是追求的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之法,這是當今必須克服的重要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根源,是習練者對太極拳理論、拳架、推手三者認識不清,不能統一,才會出現理論與走架的脫節,走架與推手的分離,大多是因為人的好勝心理,將自身本能拙力用在求勝的對抗中,無法發揮太極拳的功法奧妙,這樣怎能體現中華內家功夫的博大精深?只有熟悉了太極理論,並按照太極拳拳論要求練出真正的太極功夫,才能使太極拳發展經久不衰。

只有堅持「順勁」與「摸勁」的功法訓練,在推手中利用陰陽虛實的錯綜變換,做到虛實分明,虛要虛透,實要實足,並養成陰陽、虛實、開合互相承接的習慣,才能接勁有法,開合有勁,進退得力,走沾靈活,變化無窮。

「摸勁」是追求懂勁的必然之道,懂勁功夫的掌握是很不容易的,就太極拳的勁道來說,有幾十種之多,為什麼都隻說太極拳中的八種勁道,因為這八種勁道是拳術的根據,代表太極的八卦,各種勁道都是從這八種勁道演變而來,由單勁合為復勁。古語講「八卦」可變八八六十四封,就是這個道理。有些勁道實難用文字述說清楚,只能寫出大概的情況。

有些功法動作必須示範口授,才可領悟。另外,最為難處是復勁的演變。如在推手中對方兩手向我右臂按時,我以右臂承接來勁,鬆沉轉化,這時即可產生走沾相生,腰微向左轉,使對方落空、拔根,隨即腰微右轉,拔腰,右臂向上掤帶,使對方完全失控,在我掌握之中,隨時可以發放。如對方還有頂抗之力,我又需腰向右轉,右臂隨對方之勁向右下沉帶,又可使對方落空拔根。在這樣連貫的變化中,可出現多個復勁及幾個勁圈的形成。在述說中隻不過寫了些勁圈的變化和勁道的形成,關於兩腿的虛實變換,腰的鬆、沉、轉、拔功法的演變,兩手開合換勁的調整等,用文字很難寫清,只有從示範與口撐中才能體會到箇中滋味。因此,必須要在「順勁」和「摸勁」上狠下功夫,不但要知道自己的動向,更要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從中探研太極勁法之奧妙。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選自:https://pttnews.cc/eda68c32db



武式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與“起承開合”
武式太極拳動作簡潔緊湊、小巧靈活、虛實分明、連續順隨,講究意、氣、力與拳勢的相互融合,是一種集技擊、健身、修身養性功能為一體的太極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論研究方面,內容博大精深,與太極拳練習絲絲相扣,故深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推崇。

武式太極拳鼻祖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論述了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而到武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郝為楨,便將拳論中的“起、承、轉、合”演變為“起、承、開、合”。此後,人們也將武式太極拳稱為“開合太極拳”,或稱“郝式太極拳”。

武禹襄先後從楊祿禪、陳清平兩位大師處學得太極拳藝後,又根據其兄武澄清所贈王宗嶽《太極拳論》,創編了一套獨具風格的太極拳式套路,且發展了太極拳理論研究,“起、承、轉、合”就是他在太極拳研究中的一大創舉,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講到:“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繼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

“起、承、轉、合”原是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做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詞典中對“起、承、轉、合”的解釋是:“舊時寫文章用的行文順序。‘起’是開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正面反面立論,‘合’是全文的結尾,拍合起始所提出的問題。泛指文章作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公式。”另外,舊時寫毛筆字也講求“起、承、轉、合”,以寫筆劃橫“一”為例:落筆為“起”,運筆為“承”,將至收筆時略頓筆為“轉”,收筆藏鋒為“合”。

武禹襄身出書香門第,因此,將寫文章和毛筆字所用的“起、承、轉、合”格式運用到太極拳的創編和太極拳理論的研究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創舉。

繼武禹襄拳譜“起、承、轉、合”之後,第三代傳人郝為楨又將其發展為“起、承、開、合”。

郝為楨從學于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佘。得其衣缽後,他在精通武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又與近親楊班侯(楊班侯繼配郝氏系郝為楨近親)學得一套自己喜愛的楊式太極拳小架。

楊式太極拳小架特點是姿勢高、速度慢、動作幅度小,故稱小架。其名稱順序雖然與武式太極拳拳架接近,但從中增加了六十多個“開合”動作,整個套路中兩手掌始終似抱球運動,從表面看,架勢較小,速度較慢,然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使太極十三勢在此拳架中前後穿插練習,但主要以練十三勢中的“開合”為主,一旦功力成就,技法嫺熟,由此進入煉神還虛階段。亦即由抬功、勁功進入氣功階段,真正將陰陽、剛柔、虛實、動靜、蓄髮、體用合為一體,乃至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純任自然之境。故此,該架被歷代傳人視為珍寶,即便是入門弟子也要嚴格擇人而傳。拳譜中歌訣日:“往用柔來弓用剛,剛柔相濟陰陽彰,開是內弓合外發,背絲纏絲更生香”。通過演練體會,郝為楨就將“開合”加進了武式太極拳中,使武式太極拳又得到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

郝為楨之子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對“起、承、開、合”是這樣敘述的:“太極拳走架,每一架式分四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起’(如‘左懶紮衣’第一式);第二個動作是‘承’(如‘左懶紮衣’第二式);第三個動作是‘開’,也是即是發(如‘左懶紮衣’第三式);第四個動作是‘合’,也即是收,收是蓄的意思(如‘左懶紮衣’第四式)。但不是呆板的,有開中寓合,有合之再合,所謂不丟不頂,處處恰當也。”

郝為真之孫郝少如在《武式太極拳說明》中述“由於武式太極拳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所有的動作都是按照四個要領來編排的,以四個動作做為一個起承開合的節序,節序大都是由一個拳式構成的,如‘左懶紮衣’式有四動,成為一個節序;但也有兩三個或四五個拳式結成一個節序的,如拳式中第四式‘單鞭’和第五式‘提手上勢’就是合併之後,編為四動,作為一個節序的。”

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佘對“開合”也有專門的論述:“氣向下沉,由兩臂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行於脊骨,布於兩臂,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

“起、承、開、合”雖為四字,但不可斷開來練,行功走架時要用意而不用力,一絲不苟,每一個動作的結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整個套路演練起來自始至終如行云流水,綿綿不斷。由“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後身動,由內及外,以外引內,最後達到內外相合,表裡一致,循此不斷前進,當可越練越精,攀登上太極拳的新高峰。(作者:佚名)





太極拳 鍛鍊核心肌群
聆聽自己的身體
現代人常腰痠背痛,或因姿勢不良、運動傷害、老化而脊椎側彎或椎間盤突出,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醫師表示,可透過強化人體的核心肌群改善,縮小腹就是鍛鍊核心肌群最簡單的方式。林頌凱醫師表示,幾乎每個人都有輕微脊椎側彎與椎間盤突出,主因是老化,國外曾針對50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5成有椎間盤突出;65歲以上比例更高,2/3的人有椎間盤突出問題。

強化肌群緩痠痛椎間盤突出易腰痠背痛,若能強化身體核心肌群,就能減緩痠痛。核心肌群位於身體中央,在橫隔膜以下、骨盆腔以上,人體活動時都會牽動,如果核心肌群夠強壯,不管走路、運動都會更輕鬆。想鍛鍊核心肌群,可做緩慢、又能活動全身的運動,如彼拉提斯、瑜伽、太極拳等,若不想那麼麻煩,平常養成縮小腹的習慣也能強化,縮小腹時,要感覺到肚臍兩旁的部位用力、摸來硬硬的才正確,且最好隨時做。 (蘋果日報2012/10)

而網路上更有詳細探討太極與核心肌群的關係

內家拳站樁之原理探討
還記得十多年前值國中階段,剛開始跟隨父親學習武術時,不自主抖腳的馬步總是讓我卻步,加上一些彆扭的動作要求,使得我總是在暑假練個幾天就退出了。所幸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動作簡單,很容易就記住了;所以,自己無聊時就會打五行拳。就在有一天練拳時,突然發現只要動作隨著那彆扭的要求,在身體上做個小改變,整體的力量就會提升,關照之下,發覺體內有著無限的能量尚未發揮。從此之後,我深深地被武術所吸引,並讓自己的身體漸漸去習慣形意拳的動作要求。

大學讀了物理治療學系,這是個專門研究人體動作的科系;包括肌肉、骨骼、神經、動作控制,甚至運動訓練都是我們的研究專業,這使得我對中國傳統武術有了西方科學的見解。中國人對人體運動的所有智慧都存在於內家拳中,可以說內家拳的動作是生活中最佳的動作表現,甚至最近最熱門及最強調的核心肌群訓練,就包含在內家拳的基本動作要求之中,可以說是所有動作的最佳典範,只要將內家拳融入在生活的一舉一動之中,就可以遠離許多不必要的肌肉骨骼病痛,所以我認為能學習內家武術真有如獲至寶之感。在此提出個人的幾點心得與各位分享。

膝關節主要的動作是彎曲及伸展,其他的動作都有韌帶限制著。如果對重心的轉換不了解,腳的擺扣不分明時,轉身動作就很容易讓膝關節做出旋轉動作,造成許多膝蓋痠痛,甚至造成韌帶斷裂,這就是腳擺扣的智慧。將整隻腳一起旋轉,且旋轉時一定是以腳跟或腳尖作支撐,而不是整個腳底板踏實。

站樁時,為什麼腳尖要微微內扣而不是外展?!原因是腳尖微扣會使用到較多大腿內側的肌肉群,內側肌肉群有力又能提供穩定性,訓練股內側肌 (Vastus medialis muscle)可幫助提供髕骨的穩定性。而大腿外側肌肉雖然也強但是穩定性不高,且外側肌肉太強反而會造成髕骨外移,有些髕骨症候群就是這樣產生的。

提肛及收小腹,這就是剛剛我所提到的核心肌肉群訓練。所謂核心肌肉群指的是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al muscle)、脊椎周圍的多裂肌(multifidi muscle)及骨盆深層的肌肉群。它們所產生的動作不大,主要的作用是利用收縮來穩定腰椎;就像蓋房子一樣,要建得高也必須要有穩定的地基做支撐。許多人想要練出六塊(腹)肌,所以常喜歡練仰臥起坐這種大幅度的腰部動作,但是其中有些人常會有腰痛的問題,這就是因為核心肌肉群不夠強所造成,我們都比喻說這種肌肉訓練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所以正確的提肛及收小腹非常重要,甚至已經有腰痛問題的人,亦可以試試看,只要做到這種收縮的要求,就可以減少動作時產生的腰痛,這些核心肌肉收縮就像是綁了個護腰在身上,不需要外物保護就能減少腰痛的產生。

“虛領頂頸”是我在臨床上最常教人做的動作。如果從側面看一個人就會發現,很多人的脖子都是向前,下巴挺出來見人,比較嚴重的,甚至還會看到脖子後面有個明顯的折痕,我敢說這些人大多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脖子後面的肌肉一直在出力拉著頭,不痠痛才怪。”虛領”,就是要把下巴縮回來,讓頭的重心直接落在身體中間,這樣才不需要肌肉出力來維持穩定。而”頂頸”這個動作,也會訓練到我們位於頸部的深層肌群,有助於頸部的穩定,我想在實戰上,這也將是保護自己頸部的關鍵。

”含胸”是我覺得最難解釋的地方,因為長輩都要求我們要挺胸、不要駝背,這難道互相牴觸了嗎? 我認為含胸並非是駝背樣,而應該是在做三體式時,先吐掉一口氣,讓胸口肋骨下降以減少使用胸式呼吸,而改用橫膈膜做腹式的呼吸,這也許就是古書寫的”扭氣機,逆運先天真陽”,由於對中醫的了解不多,所以仍有待查證。至於腹式呼吸的種種優點就不再多說了。

“拔背”即不能聳肩,這是常會被人談及的。其實這是一體兩面的問題,而且是個巧妙的智慧。我們都知道聳肩會造成力量的傳導消失,當手(上肢)完成整個上舉的動作時,肩膀一定會跟著向上轉動,如果肩膀沒有轉動就會卡住,會造成手(上肢)抬不高,大約只能抬到120度,甚至因為肩膀夾擊而導致受傷。試想武術怎麼可能會有讓自己的動作受限加上「自殘」的要求?!內家拳用了個智慧的方式來使肩膀的活動達到更大的角度。既然肩膀的上緣不能往上轉,那就使肩膀的下緣向外轉,其所利用的肌肉就是前鋸肌 (Serratus anterior Muscle)。此肌肉連接肩膀和肋骨,可以做出肩膀外轉的動作,而且可以做出肩膀前推的動作;這塊肌肉也是另一個穩定肩膀的深層肌肉群,對肩膀非常重要。

從以上幾點就可看出,現在科學的研究正一一證實了中國內家拳的優點。學者們從解剖學與動作分析中所找到的最佳訓練方法,是已早在一兩百年前我們的前輩們光靠著身體的感覺就摸索出的道理。他們使用了最穩定的肌肉群穩固身體,讓身體就像穿了戰甲一樣;另外再利用些微的力量和外在的力量來對抗敵人,既強身又省力。

以上所談及的都只是內家拳的基本架勢部份,是以解剖學的觀點來分析的。其實內家拳動作控制的部分內容更加豐富,如何訓練都寫在拳譜裡面,前輩们都是用內功理論及精氣神來講解,這些都是另外前人努力想傳達給後人的智慧結晶,以後若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

中華武術誠明會的傳統內家武術是中國的瑰寶,一定要好好的傳承下去。因此我們要不斷精進的練拳,只要跟著師公、師姑婆及師父們的教導,經常地聆聽自己的身體,武術一定會精進,就算在這太平盛世之下用不到拳頭,身體也能遠離疼痛,健康活到老。

作者: 吳孝觀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學暨輔助科技學系智慧型機電輔具實驗室
博士候選人
選自 http://yangtaichi.pixnet.net/blog/post/379689873-%E5%A4%AA%E6%A5%B5%E6%8B%B3-%E9%8D%9B%E9%8D%8A%E6%A0%B8%E5%BF%83%E8%82%8C%E7%BE%A4